[发明专利]动态各向同性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及其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4493.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佟志忠;姜洪洲;何景峰;段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各向同性 广义 stewart 容错 并联 机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动态各向同性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各向同性广义
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包括下平台(1)、上平台(2)、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第三支腿、第五支腿、第六支腿、第七支腿、第八支腿、八个上铰组件(3)和八个下铰组件(4),第一支腿的上端、第三支腿的上端、第五支腿的上端、第七支腿的上端分别各通过一个上铰组件(3)安装在上平台(2)上半径为ra1的第一上铰圆的圆周上,第一支腿的下端、第三支腿的下端、第五支腿的下端、第七支腿的下端分别各通过一个下铰组件(4)安装在下平台(1)上半径为rb1的第一下铰圆的圆周上,第二支腿的上端、第四支腿的上端、第六支腿的上端、第八支腿的上端分别各通过一个上铰组件(3)安装在上平台(2)上半径为ra2的第二上铰圆的圆周上,第二支腿的下端、第四支腿的下端、第六支腿的下端、第八支腿的下端分别各通过一个下铰组件(4)安装在下平台(1)上半径为rb2的第二下铰圆的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各向同性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下铰组件(4)为球铰、虎克铰或弹性铰,上铰组件(4)为球铰、虎克铰或弹性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各向同性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第四支腿、第五支腿、第六支腿、第七支腿、第八支腿均为伺服液压缸线性制动器或伺服电动缸线性制动器。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并联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各向同性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的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负载质量几何特性及安装要求选择机构构型,以第一下铰圆的几何中心为惯性坐标系原点OB,第一上铰圆与第一下铰圆连接的第八支腿与第一支腿夹角平分线为惯性坐标系的XB轴,经过第一下铰圆圆心的法向方向向上的直线为ZB轴,按右手定则定义YB轴,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步骤二、确定广义Stewart容错并联机构的构型,当ra1<ra2,rb1<rb2时,此时并联机构为1C-1C型机构;当ra1=ra2,rb1<rb2时,此时并联机构为1C-2C型机构;当ra1<ra2,rb1=rb2时,此时并联机构为2C-1C型机构;当ra1=ra2,rb1=rb2时,此时并联机构为2C-2C型机构,ra2表示第二上铰圆的半径,rb2表示第二下铰圆的半径,ra1表示第一上铰圆半径,rb1表示第一下铰圆半径;
步骤三、基于PSO优化算法求解设计变量:采用多目标优化的粒子群PSO算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极小值问题,进而确定满足局部完全动态各向同性的rb1、ρ、p、q、α1-β2及α2-β2值,其中
步骤四、计算平台高度HISO,即下平台(1)的几何中心与上平台(2)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公式①中ρ表示支腿1上下联接铰点间长度L1与支腿2上下联接铰点间长度L2之比,ra1表示第一上铰圆半径,rb1表示第一下铰圆半径,α1表示第一支腿上铰点在XBOBYB水平面投影XB轴的夹角,β1表示第一支腿下铰点在XBOBYB水平面投影XB轴的夹角;
步骤五、校核机构:校核机构可实现性、工作空间的运动能力和构件干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返回步骤一,如果满足,则设计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4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可收缩防腐蚀包装膜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跨骑式Z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