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INS/AGPS的移动差分基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4195.4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熙源;申冲;徐元;祝雪芬;方琳;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45 | 分类号: | G01S19/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ins agps 移动 基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PS/INS/AGPS的移动差分基站方法,属于车辆导航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单纯依靠增加道路面积和提高路网总体容量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的提出为解决道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不仅应该修建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电子、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手段来对道路网络进行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以便更大限度的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关键问题是要准确地知道车辆当前所在位置。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导航定位系统开始进入真正的实用阶段。特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建立,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廉价、实用的定位手段,使得车辆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进入了高潮。
由于GPS具有成本低、便携式、易与其他传感器或通信设备进行融合等特点,因此以GPS为主的车辆定位系统目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但是GPS也有其缺点,精度不够高是其主要不足之一。普通GPS接收机由于受到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大气层误差、多路径误差等影响,其定位精度为30米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车道级定位的需求。为了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差分GPS随之产生。差分GPS(DGPS, Differential GPS)首先利用已知精确三维坐标的差分GPS基准站,求得伪距修正量或位置修正量,再将这个修正量实时或事后发送给用户端(GPS导航仪),对用户端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消除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等公共误差,以提高GPS定位精度。根据差分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将差分GPS定位分为三类,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其中,伪距差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技术。其原理为:在基准站上的接收机已知自身的精确位置信息,并可求得它至可见卫星的距离,然后将此计算出的距离与GPS接收机测得的含有误差的测量值加以比较,求出该测距误差并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最后,用户利用改正后的伪距来解算出本身的位置,就可消去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但是,DGPS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有其显著缺点,如:一、DGPS接收机价格远高于普通GPS接收机,无法在车载导航应用中得到推广;二、由于DGPS的基准站往往距用户端较远,当用户端工作在原理DGPS基准站的环境时,其差分校正效果会下降。
惯性导航系统(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它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运动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经计算确定车辆位置,实现车辆的自主定位。但惯性元件的漂移误差和标定误差将使累积误差随着时间逐渐积累,最终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而且目前高精度的INS系统价格高昂,很难在车载导航系统中得到推广。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车载定位技术的发展,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低精度的GPS和INS组合在一起,即能得到高精度的组合导航定位结果。
AGPS(辅助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已在手机导航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六步:一、AGPS手机首先将本身的基站地址通过网络传输到位置服务器;二、位置服务器根据该手机的大概位置传输与该位置相关的GPS辅助信息(包含GPS的星历和方位俯仰角等)到手机;三、该手机的AGPS模块根据辅助信息(以提升GPS信号的第一锁定时间TTFF能力)接收GPS原始信号;四、手机在接收到GPS原始信号后解调信号,计算手机到卫星的伪距(伪距为受各种GPS误差影响的距离),并将有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位置服务器;五、位置服务器根据传来的GPS伪距信息和来自其他定位设备(如差分GPS基准站)的辅助信息完成对GPS信息的处理,并估算该手机的位置六、位置服务器将该手机的位置通过网络传输到定位网关或应用平台。由以上步骤可知,AGPS通过位置服务器可以得到与手机位置相关的GPS辅助信息,包括GPS星历和俯仰角。因此,在已知某一点位置精确坐标的情况下,便可根据AGPS得到的卫星星历计算得到该点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将得到的真实距离与GPS卫星接收机测得的卫星伪距作比较,即可得到卫星伪距测量误差。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车辆与车辆之间可以实时的交换位置、速度等信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热装置
- 下一篇:具有循环水净化功能的光伏驱动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