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特发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3879.2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建晓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特发性 胰腺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特发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由于酗酒、胆系疾患、外伤、药物、感染、代谢紊乱、遗传性家族史等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永久性损害。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胰管变形、纤维化及钙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有三类:(1)阻塞性:先天性导管异常、损伤硬化性胆管炎,特发性纤维性胰腺炎(2)钙化:遗传性胰腺炎、热带性胰腺炎、胆囊纤维化高钙血症、高脂血症(3)混合性:线粒体肌病、炎症性肠病、特发性。慢性特发性胰腺炎指现今未发现可识别的致病因素的慢性胰腺炎,在女性和儿童慢性胰腺炎患者较多,比例高达70%和40%-60%。随着医学发展,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有所下降,可以通过影像技术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超声内镜可以明确90%的病因,如胆道微结石、胰腺或胆道组织解剖结构异常、基因变异及自身免疫异常等潜在病因。目前,西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的胰酶替代治疗等,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疗并发症,效果欠佳。慢性特发性胰腺炎属中医“腹痛”、“胁痛”、“胃脘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整体调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慢性特发性胰腺炎具有疗效确切,成本低,服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选择柴胡、附子、黄芩、黄连、白芍、延胡索、木香、干姜、金银花、连翘、川芎、当归、熟地、生黄芪、大枣、甘草、大黄、丹参、川楝子、龙胆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健脾化积,活血止痛,抗菌消炎,通里攻下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特发性胰腺炎。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微寒、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乌头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炎。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黄芩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黄连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有抗炎作用。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苦酸,凉。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芍药甙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性味辛;苦;温;无毒。归、胃、心、肺、脾经。功效:镇痛、镇静、催眠。延胡索含有延胡索总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性味辛;苦。归脾、胃、肝、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木香挥发油能抑制链球菌、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的生长。《药品化义》:木香,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以此治痞闷嗳气,水肿腹胀,痢疾脚气,皆调滞散气之功。但辛香属阳,阳则升浮,如中焦、下焦结滞,须佐槟榔堕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黄连、黄芩治痢疾,同黄柏、防己治脚气,皆藉寒药而制其燥,则用斯神矣。若怒气拂逆攻冲,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气调,则肺气自伏,若肝气郁,致胁肋小腹间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气行,则血顺痛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建晓,未经吕建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