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厢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3392.4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翠斌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B25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厢车架,具体说是一种可存储多种维修工具、零件的厢车架。
背景技术
传统在生产车间内、维修设备时使用的工具通常存在在简易、功能单一的工具箱、工具架、工具柜或手推车中,存放零散,不便于拿取,且占用空间大,易造成遗失。
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对工具存放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专利号为00253659.5公布的多功能工具车,整合了抽屉、工具柜、工具箱等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维修工具存放落后的状态,给维修工作带来便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放置工具的工具箱、抽屉均是纵向设置的,无法放置一些长度较长的工具;常用螺丝刀、扭矩扳手等圆条形工具,存放在工具箱内易滚动产生噪音;如螺丝、螺帽、螺栓等小型零件,放置在工具箱内,不便于取拿;维修人员的工作服、安全帽亦无法妥善存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工具车功能单一,无法放置多种维修工具和零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可放置各种维修工具和零件,且能存放工作人员用品的厢车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厢车架,包括前厢、后厢、底架,前厢和后厢均置于底架上,底架下端连接有万向轮,其特点是所述前厢包括上箱、中箱、下箱;所述下箱为一朝前开口的中空腔室,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扇带下箱锁的下箱门;所述中箱分为左柜和右柜,所述左柜内设有两层以上安装于左柜内两侧壁的左柜拉轨上的托盘,每只托盘上均设有工带有把手和搭扣的工具盒,所述右柜内设有一层以上安装于右柜内两侧壁的右柜拉轨上的抽屉;所述上箱为一朝前开口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有多个固定隔档;
所述后厢为一朝后开口的中空腔室,后厢内壁上设有多个挂钩,后厢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两扇相互锁合的门板,门板的四边角均设有弹簧插销;
后厢的顶板上开有多个工具安装孔;
所述前厢顶部设有顶盘,顶盘内设有多个可调隔档。
所述左柜内托盘均由同一只托盘锁控制;所述右柜内抽屉均由同一只抽屉锁控制;所述右柜内的一层以上的抽屉大小各不相同。
所述前厢的上箱顶部设有一顶盘,顶盘的前后侧板上开有多个U型孔,可调隔档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卡槽螺钉,卡槽螺钉贯穿U型孔与卡槽螺母配合实现可调隔档在顶盘内位置的调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下箱为一朝前开口的中空腔室,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扇带下箱锁的下箱门,下箱横向设置,留有足够空间,可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工具;
2、中箱左柜内设有安装在左柜拉轨上的托盘,托盘上设有带把手和搭扣的工具盒,搭扣与托盘扣合时,工具盒和托盘为一整体使用,可在左柜内抽合;搭扣与托盘未扣合时,工具盒可经把手取下单独使用,移动作业方便;
3、中箱右柜内设有安装在右柜拉轨上的抽屉,各抽屉大小不相同,可满足不同大小的工具或零件的放置需求,避免抽屉均过大造成工具在抽屉内滚动产生噪音,或抽屉均过小无法放置工具;
4、上箱为一朝前开口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有多个固定隔档;前厢顶部设有一顶盘,顶盘内设有多个可调隔档,固定隔档和可调隔档分别将上箱和顶盘分隔成多个可放置塑料工具盒的空间,塑料工具盒可盛放如螺丝、螺帽、螺栓等小型零件,便于存储和取拿;
5、前厢的上箱顶部顶盘的前后侧板上开有多个U型孔,可调隔档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卡槽螺母,卡槽螺钉贯穿U型孔与卡槽螺母配合实现可调隔档在顶盘内位置的调节,可满足不同规格的塑料工具盒放置要求,使用方便;
6、后厢内壁上设有多个挂钩,便于放置维修人员工作服、安全帽等日常用品;后厢的顶板上开有多个工具安装孔,可将螺丝刀、扭矩扳手等圆条形工具挂装于安装孔内,确保工具放置稳定。
本发明根据各种维修工具和零件的具体形状、大小分别设置多个箱体,满足不同维修工具和零件的放置,其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工具放置安全,取拿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配备了专门空间用以放置工作人员的日常用品,适用性强,可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翠斌,未经谢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