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海洋产表面活性剂菌株LHOD-1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01544.7 | 申请日: | 201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关晓燕;周遵春;董颖;王摆;杨爱馥;陈仲;姜北;蒋经伟;高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表面活性剂 菌株 lhod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产表面活性剂菌栖盐田菌株(Salinicola sp.)及其在处理受石油烃污染海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石油开采业逐渐由陆地走向海洋。石油的开采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导致由于井喷、运输船舶的漏油、沉没以及输油管道的泄漏等造成的海洋石油烃污染事故屡见不鲜,受污染的海域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石油进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大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给养殖资源带来严重的危害。油污还可以使经济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产生油臭味,成年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修复受污染的海水具有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的优先考虑技术。在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烃的疏水性是限制其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生物摄取疏水性石油烃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分泌细胞代谢物即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使石油污染物分散、增溶、乳化,从而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促使污染物高效生物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产表面活性剂菌栖盐田属菌株,以提高海洋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有效去除海洋石油烃污染,同时提供上述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属菌株在处理海洋石油烃污染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来是:一种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属菌株,该菌株属于栖盐田菌属(Salinicola sp.),保藏名称:栖盐田菌LHOD-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保藏日期:2012年10月29日,保藏号:CGMCC No.6715。
所述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属菌株的筛选分离和鉴定过程为:取受石油烃污染的海洋沉积物,在实验室利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后,分离纯化菌株,根据菌株对含油平板的噬油斑的形成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最终筛选出一株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编号为LHOD-1,然后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已登录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菌株LHOD-1经鉴定为栖盐田菌属,命名为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LHOD-1。
所述的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菌株在处理受石油烃污染海水的具体过程为:取经分离纯化的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CGMCC 6715单菌落,于扩大活化培养基中培养48h,菌液浓度达到1.0×108-1.0×109cfu/ml,按海水与菌液体的体积比为40-60:1,将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CGMCC 6715接种于含柴油的海水中,25-28 ℃恒温振荡培养1-10d。
所述恒温振荡培养的条件为25℃培养7d。
所述活化扩大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优选为:蛋白胨5.0 g,酵母膏 1.0 g,磷酸高铁0.1 g,陈海水1000 mL,pH 7.6-8.2,121℃灭菌20 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从受污染的海洋沉积物中得到产表面活性剂的新菌株,提高了石油烃污染的降解效率,在10d内对海水中柴油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
附图说明
一株海洋产表面活性剂栖盐田菌属菌株,菌株属于栖盐田菌属(Salinicola sp.),保藏名称:栖盐田菌LHOD-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菌种藏中心 保藏日期:2012年10月29日,保藏号:CGMCC No.6715。
图1是栖盐田菌CGMCC 6715的电镜图片;
图2是栖盐田菌CGMCC 6715的PCR产物琼脂糖电泳图;
图3是栖盐田菌CGMCC 6715菌株在油平板上形成的噬油斑;
图4是栖盐田菌CGMCC 6715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图5是投加栖盐田菌CGMCC 6715菌株后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海洋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方法:
一、材料准备
1、菌源和实验废水
(1)菌源为受石油烃污染的辽宁省大连市7.16溢油事故现场沉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