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测重封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254.2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安华;文西芹;赵中敏;李艳;岳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1/32 | 分类号: | B65B1/32;B65B5/04;B65B6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5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封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自动化流水线设备,具体涉及自动化测重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工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称重一般依靠台秤人工称重,非常浪费人工,不仅不能实现工业自动化,而且准确度也不高,重量不准确,并且称重后不能自动包装、打印出厂日期等等,令人头痛。
假如能利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称重,并且能自动包装、传输,则必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激光与微电子等技术揉合融汇在一起组成的新兴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机械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结合而成的综合性高技术。这种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如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模拟量与数字量交换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取长补短,不断向理想化方向发展。其结果使原来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更趋于合理。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既然有那么多的优势,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很多运用?在工业的产品称重中,特别是工业散料称重中,能否设计一种能自动测量重量、包装封口、打印的流水线,该种自动化称重装置正是目前很多企业所渴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光、机、电控制的工业测重、包装、打印出厂日期的一条龙流水线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工业上药丸、食品、工业散料的自动化称重,特别适合用盒子、袋子等包装的散料产品。将要包装的物品传输到散料传输带1上,经过光电控制秤17进行称重,在经过带子封口机18对包装物进行封口,将包装好的货物传输到凸轮分度器7上,经过凸轮分度器7将货物装到空盒子里,并进行自动化封口、打印出厂日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自动化测重封装设备,包括传输称重系统、凸轮分度转盘传递系统、空盒传输系统、包装封口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称重系统由散料传输带1、斜坡滑道2、传输带3、标准配重砝码16、光电控制秤17、带子封口机18、散料货物19组成;所述的凸轮分度转盘传递系统由同步带4、电动机5、减速器6、凸轮分度器7、转盘9、凹槽15、机械手35、货物离开转盘传动辊31组成;所述的空盒传输系统由分度器传输带8、孔盒子13组成;所述的包装封口打印系统由压平机械手10、打码机11、上胶水海绵12、货物14、成品输出传输带32组成;所述的电动机5、减速器6、凸轮分度器7安装在转盘9的底部,先有电动机5通过齿形带轮带动同步带4,同步带4带动减速器6,减速器6带动凸轮分度器,所述的减速器6的输出轴与凸轮分度器7的输入轴安装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凸轮分度器7的输出轴与转盘9中心安装连接,连接为普通平键连接,以便凸轮分度器7带动转盘9转动;所述的打码机11安装在货物输出轨道的上方, 以便包装好盒子外表打印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注意事项;所述的上胶水海绵12的侧面安装有盛胶水漏斗34,以便海绵12中胶水用完时漏斗中胶水即时补充到海绵里,使得海绵湿润,以便于纸盒封口;所述的上胶水海绵12安装在可调节杆33上,可调节杆33的高矮可以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大小的纸盒封口;所述的可调节杆33安装在成品输出传输带32侧面;所述的传输称重系统安装于传输带3上方,以便于称好了散料即时传输到传输带3上,方便下一步纸盒包装;所述的散料货物19放置于散料传输带1上方,生产好的散料货物19放置于散料传输带1上方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搬运,直接由传输带1传输过来称重,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所述的散料传输带1安装在光电控制秤17上方,散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自由下落,便于光电控制秤17称重,节省搬运时间;所述的机械手35安装在转盘9上方,运用机械手35将货物装入纸盒并转移到成品输送带上;所述的孔盒子13放置于传输带上,源源不断传输过来好包装产品;所述的成品输出传输带32与空盒传输带垂直放置,使得空盒传输与成品传输分离开;所述的传输带3安装在转盘9在同一水平面并与转盘9之间留有2~4mm间隙,不至于货物过重时转盘9传输带3发生摩擦。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
所述的传输带3为同步齿形带,使得电动机输出的转速准确地传递给减速器6。
所述的凸轮分度器7为转位循环分度器而且工位数为2,即凸轮分度器7为转位循环为旋转-停止-旋转-停止。这样才有利于“接送”货物,并顺利将货物装入空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