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025.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3/00 | 分类号: | C03C2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石仁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高效 玻璃 贴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尤其是表面设有金属镀膜层的玻璃,通常会贴一层保护膜,以保护玻璃表面的金属镀膜层不被破坏。但现有的玻璃贴膜机,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故有必要对现有玻璃贴膜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相对较小。
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送辊,设于机架上,用以传送待贴膜玻璃;
套膜辊,设于机架上,用以放置圈绕成筒状的薄膜;以及
贴膜辊,设于机架上,用以将套膜辊上的薄膜牵引粘贴至传送辊传送过来的玻璃表面。
本发明之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相对较小,占用面积小,且可实现全自动高效贴膜。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上述所述贴膜辊包括位于传送辊上方的第一贴膜辊,所述套膜辊包括位于第一贴膜辊左侧上方和/或右侧上方的第一套膜辊和/或第二套膜辊。结构简单、紧凑。
上述所述传送辊包括位于第一贴膜辊左侧和/或右侧的若干传送辊。结构简单、紧凑,待贴膜玻璃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传送,贴膜方便。
上述所述贴膜辊还包括位于第一贴膜辊下方的第二贴膜辊,第一贴膜辊和第二贴膜辊上设有胶套,其中第二贴膜辊的胶套外表面与所述传送辊的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结构简单、紧凑,为实现玻璃双面同时贴膜提供方便。
上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升降驱动机构,该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一辊筒架,所述第一贴膜辊安装于该辊筒架内并从辊筒架中露出,机架上于辊筒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滑块,所述辊筒架的左右两侧可与所述滑块配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辊筒架沿滑块上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贴膜辊上下调节其与第二贴膜辊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紧凑,第一贴膜辊与第二贴膜辊的相对位置调节方便。
上述所述机架上于靠近左侧或右侧起始传送端的两相邻传送辊之间设有用以测量玻璃厚度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根据光纤传感器检测的玻璃厚度信号驱动辊筒架带动第一贴膜辊上下调节其与第二贴膜辊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紧凑,可根据玻璃厚度自动调节第一贴膜辊与第二贴膜辊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还包括切膜机构,该切膜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前后两侧并位于所述第二贴膜辊左侧和/或右侧的推动气缸、以及设于前后两推动气缸之间的发热丝;所述机架上于传送辊传送路径的末尾传送端还设有用以检测玻璃输送完毕与否的行程开关;所述切膜机构发热丝根据传送辊传送路径上的玻璃在触碰压紧行程开关时开始加热,所述切膜机构的推动气缸则根据传送辊传送路径上的玻璃在松开行程开关时推动所述加热后的发热丝由下向上移动并切膜。结构简单、紧凑,在完成贴膜后可自动切膜。
上述所述套膜辊还包括位于第二贴膜辊右下方的第三套膜辊。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玻璃上下表面同时贴膜,大大提高贴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高效玻璃贴膜机,包括机架1、传送辊2、套膜辊、贴膜辊、升降驱动机构3、以及切膜机构(图中未示出)。
所述贴膜辊,设于机架1上,包括位于传送辊2上方的第一贴膜辊51、以及位于第一贴膜辊51下方的第二贴膜辊52,第一贴膜辊51和第二贴膜辊52上设有胶套50,用以将套膜辊上的薄膜牵引粘贴至传送辊传送过来的玻璃表面。
所述传送辊2,设于机架1上,包括位于第一贴膜辊51左侧和右侧的若干传送辊,用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传送待贴膜玻璃。所述第二贴膜辊52的胶套50外表面与所述传送辊2的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所述套膜辊,设于机架1上,包括位于第一贴膜辊51左侧上方和右侧上方的第一套膜辊61和第二套膜辊62、以及位于第二贴膜辊52右下方的第三套膜辊63,用以放置圈绕成筒状的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