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019.5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津文彦;东海林岳大;藤井辰彦;望月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刘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车架 周边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一对的侧车架之间的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作为构成车体骨架的部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互相隔有间隔地设有一对侧车架。在一对侧车架各自的周边,作为构成悬挂机构的零件设有下臂,在车辆行驶时,载荷和振动会自车轮经由下臂被输入到车体。作为这样的载荷和振动,例如能够列举出车辆转弯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载荷和振动、车辆制动时和加速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由路面的凹凸引起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由这些载荷和振动的合成成分构成的载荷和振动等。另外,也存在从车辆前后方向或者车辆宽度方向对车体直接施加载荷的情况。这样的载荷和振动成为会导致降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且在车厢内产生振动和噪音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出于承受载荷和振动并提高车体的刚性,在一对侧车架之间和一对下臂之间悬架有悬挂车架。
作为具有悬挂车架的构造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前侧构件)的下方配置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构件(侧构件部),在分别设置于支承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臂安装部安装有悬挂下臂,在一对支承构件之间悬架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悬挂车架(齿条罩),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安装在支承构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另外,在支承构件的前侧的下臂安装部与支承构件的悬挂车架安装部之间,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设有前侧车体安装部,还设有自支承构件的后侧的下臂安装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后侧车体安装部,支承构件利用前侧车体安装部和后侧车体安装部安装于前侧车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1945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悬挂车架只是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难以利用悬挂车架承受住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和振动,无法利用悬挂车架高效地提高车体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的刚性。
对于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的悬挂车架与前侧车架的关系,悬挂车架的两端部安装在支承构件的中间部,在支承构件的前方侧,配置在支承构件的中间部前方的前侧车体安装部安装于前侧车架,在支承构件的后方侧,配置在支承构件后侧的下臂安装部的后侧车体安装部安装于前侧车架。在该构造中,在悬挂车架承受车辆宽度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的情况下,会对相对于悬挂车架的两端部分别位于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前侧车体安装部和后侧车体安装部施加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地旋转的力矩。另外,在悬挂车架承受上下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的情况下,会对前侧车体安装部和后侧车体安装部施加以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地旋转的力矩。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无法充分地承受住该力矩。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难以承受住车辆宽度方向的载荷和振动,无法利用悬挂车架高效地提高车体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载荷和振动的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承受住对车体施加的载荷和振动且提高车体的刚性、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且降低车厢内的振动和噪音的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极箔吹洗装置的电解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生产中用的应急水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