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0110.5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处理中所使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灰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安全,因此现有的金属加工设备(如抛丸机、抛光机等)均安装有除尘箱以消除灰尘。现有的除尘箱包括箱体、风机、滤袋、灰斗和吸尘管道等,灰尘从吸尘管道进入箱体内部,经过滤袋过滤后落入灰斗中。但现有技术的除尘箱大多体积比较大,占地面积大,并且笨重,不方便移动;而且现有的除尘箱大多采用滤袋或旋风分离器进行除尘,除尘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除尘装置,能够实现二次除尘,除尘效果好;并且结构集约化、模块化,占地面积小,方便移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式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上部设置进风口,旋风除尘器的底部与第一除尘灰箱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排气口通过连接风管与除尘箱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除尘箱体的上部由隔板分隔形成洁净室,洁净室的排风口与风机连接,在除尘箱体中安装滤桶,除尘箱体底部的除尘口连接第二除尘灰箱;在所述滤桶的上端安装文氏管,文氏管的进口端位于滤桶内部,文氏管的出口端位于洁净室中。
在所述文氏管中部设置反吹气管。
所述反吹气管与反吹脉冲阀连接。
所述滤桶通过紧定螺栓和固定板固定在除尘箱体中。
所述滤桶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除尘装置能够实现二次除尘,除尘效果好;并且结构集约化、模块化,占地面积小,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组合式除尘装置第一除尘灰箱1、旋风除尘器2、进风口3、风机4、反吹脉冲阀5、除尘箱体6、文氏管7、反吹气管8、滤桶9、连接风管10、紧定螺栓11、固定板12、第二除尘灰箱13、隔板14、洁净室15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旋风除尘器2,旋风除尘器2的上部设置进风口3,旋风除尘器2的底部与第一除尘灰箱1连接,旋风除尘器2的顶部排气口通过连接风管10与除尘箱体6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除尘箱体6的上部由隔板14分隔形成洁净室15,洁净室15的排风口与风机4连接,在除尘箱体6中安装滤桶9,除尘箱体6底部的除尘口连接第二除尘灰箱13;所述滤桶9通过紧定螺栓11和固定板12固定在除尘箱体6中,滤桶9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在滤桶9的上端安装文氏管7,文氏管7的进口端位于滤桶9内部,文氏管7的出口端位于洁净室15中,在文氏管7中部设置反吹气管8;
如图2所示,所述反吹气管8与反吹脉冲阀5连接,外部的压缩气源与反吹脉冲阀5相连接,提供反吹用的压缩空气,用于向反吹气管8吹气,因为是脉冲间断反吹,所以滤筒间断性的受到压缩空气的吹打,抖落滤桶表面的粉尘,对滤桶9进行再生、清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工作时,旋风除尘器2上部的进风口3吸入含有粉尘的气体,由旋风除尘器2进行第一次除尘后,灰尘落入旋风除尘器2底部的第一除尘灰箱1中,经第一次除尘后的气体由旋风除尘器2的排气口进入除尘箱体6中,由除尘箱体6中的滤桶9进行过滤,实现第二次除尘;经第二除尘后的灰尘落入除尘箱体6底部的第二除尘灰箱13中,经第二次除尘后的气体由滤桶6顶部的文氏管7吸入除尘箱体6顶部的排风口,由风机4排出。
当灰尘过多地附着在滤桶9的表面时,会影响除尘效果,此时,与反吹气管8连接的反吹脉冲阀5工作,向反吹气管8吹入气体,气体由滤桶9的内部向外部流动,从而起到对滤桶9再生及清理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0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