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9664.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宝;陈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华冠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22;C08K3/04;C08K3/26;C08K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 专用 无铅色母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属于聚丙烯集装袋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集装袋行业中茶色产品是日韩市场非常青睐的颜色,而市场上的此种颜色的集装袋用色母粒一般含有重金属颜料。这种色母粒由于含有重金属,在集装袋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大大限制了集装袋产品在食品包装行业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为集装袋产品的无毒卫生性提供保证,解决其在食品包装行业中的广泛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载体18%—20%;
无铅颜料40%—48%;
润滑剂14%—20%;
无机填充料10%—25%;
偶联剂1%-2%。
所述的载体为聚乙烯。聚乙烯作为色母料的载体原料,采用中石化公司产的LDPE7042。
所述的无铅颜料为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或碳黑。
所述的润滑剂采用聚乙烯蜡或EBS。
所述的无机填充料采用碳酸钙或硫酸钡。
本产品的生产工艺:
1、将按比例称量的聚乙烯树脂、无铅颜料、无机填料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先低速干燥水分(800转/分),再使用高速混合(1440转/分)至干燥。
2、将润滑剂按比例要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搅拌至粘合均匀,然后放出晾干。
3、将粘合均匀的物料加入挤出造粒机组,按以下温度设置各区:加料段100摄氏度-120摄氏度,压缩段140摄氏度-155摄氏度,均化段155摄氏度-160摄氏度。然后挤出造粒。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将本产品按一定量(可根据生产商的具体要求控制)与聚丙烯树脂物理混合即可用于拉丝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用无铅颜料代替重金属颜料,使其卫生型达到食品包装行业的要求,且本产品着色的集装袋的耐晒性,印刷性有了很好的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载体18%;
无铅颜料48%;
润滑剂14%;
无机填充料19%;
偶联剂1%。偶联剂采用无棣龙达塑料母粒有限公司生产的偶联剂(以下等同)。
载体为聚乙烯。
无铅颜料为氧化铁黄。
润滑剂采用聚乙烯蜡。
无机填充料采用碳酸钙。
塑编集装袋拉丝:粒状聚丙烯100公斤、填充母料5公斤、无铅色母料0.5公斤,拉丝过程中色母料耐温较好,达到500摄氏度不变色,颜色稳定性及耐迁移性极好,制成集装袋产品后,经检测符合ROHS标准,达到食品级标准。
实施例2
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载体20%;
无铅颜料40%;
润滑剂20%;
无机填充料18%;
偶联剂2%。
载体为聚乙烯。
无铅颜料为碳黑。
润滑剂采用EBS。
无机填充料采用硫酸钡。
塑编集装袋拉丝:粒状聚丙烯100公斤、填充母料6公斤、无铅色母料0.7公斤,拉丝过程中色母料耐温较好,达到500摄氏度不变色,颜色稳定性及耐迁移性极好,制成集装袋产品后,经检测符合ROHS标准,达到食品级标准。
实施例3
日韩集装袋专用无铅色母粒,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载体19%;
无铅颜料41%;
润滑剂14%;
无机填充料25%;
偶联剂1%。
载体为聚乙烯。
无铅颜料为碳黑。
润滑剂采用EBS。
无机填充料采用硫酸钡。
塑编集装袋拉丝:粒状聚丙烯100公斤、填充母料6公斤、无铅色母料0.7公斤,拉丝过程中色母料耐温较好,达到500摄氏度不变色,颜色稳定性及耐迁移性极好,制成集装袋产品后,经检测符合ROHS标准,达到食品级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华冠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华冠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9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