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正时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9117.X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井熊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舒雄文;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正时 控制器 | ||
1.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轴(16)与从动轴(28)之间的旋转相位来控制内燃机(10)中的进气门(12)或排气门(14)的开启和关闭定时,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包括:
第一外壳(44),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驱动轴一体地旋转,并具有所述从动轴的端部从中穿过的第一通孔(52);
第二外壳(58,70),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一外壳一体地旋转,并具有筒部(58)和底部(70),所述第一外壳封闭所述筒部的第一端,所述底部封闭所述筒部的第二端;
叶片转子(74),所述叶片转子与所述从动轴一体地旋转,并具有轮毂部分(76)和叶片部分(78,80,82,84),所述轮毂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叶片部分将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划分为提前室(90,92,94,96)和滞后室(98,100,102,104),基于所述提前室和所述滞后室中的工作油的压力,所述叶片转子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的提前侧上或滞后侧上旋转;
第一供给通路(30),所述第一供给通路限定在所述从动轴中,并且在所述从动轴的与所述叶片转子相邻的端面(34)中形成开口;
第二供给通路(106),所述第二供给通路限定在所述叶片转子中,并且在所述叶片转子的与所述第一外壳相邻的端面(112)中形成开口,所述第二供给通路与所述第一供给通路连通;
圆筒状的套筒(134),所述套筒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轮毂部分的内侧,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第二供给通路连通的供给端口(140)、与所述提前室连通的提前端口(144)和与所述滞后室连通的滞后端口(148);
阀芯(156),所述阀芯在提前位置、滞后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在所述套筒中可滑动地移动,其中在所述提前位置处所述供给端口连接至所述提前端口,在所述滞后位置处所述供给端口连接至所述滞后端口,并且在所述阻断位置处所述供给端口与所述提前端口和所述滞后端口阻断;以及
簧片阀(178),所述簧片阀插置在所述叶片转子与所述从动轴之间,所述簧片阀具有固定部分(182)和可移动阀部分(184),所述固定部分具有使所述第一供给通路和所述第二供给通路彼此连接的第二通孔(180),所述可移动阀部分形成为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延伸以覆盖所述第二通孔,以便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供给通路的开口端,所述簧片阀允许所述工作油从所述第一供给通路流动至所述第二供给通路,并且阻止所述工作油从所述第二供给通路流动至所述第一供给通路,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与所述叶片转子相对的第一凹部(56),并且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径(D2)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D1),
所述轮毂部分具有突出到所述第一凹部中的第一凸部(110),并且所述第一凸部具有对应于所述叶片转子的所述端面的端面,并且
所述簧片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表面之间,并且所述簧片阀的外径(D3)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其中:
所述簧片阀与所述叶片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所述簧片阀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是可旋转的,并且
所述簧片阀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其中:
所述轮毂部分具有与所述套筒的外周壁适配的第一适配孔(86),
所述簧片阀的所述固定部分具有与所述套筒的外周壁适配的第二适配孔(190),
所述第二适配孔的内径(D5)大致与所述第一适配孔的内径(D4)相同,并且
当所述第二适配孔与所述套筒的所述外周壁适配时,所述第二适配孔使得所述簧片阀的轴线与所述叶片转子的轴线彼此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器,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叶片转子的限制器(194),所述限制器从所述叶片转子的所述端面向所述第一外壳突出,并且
所述限制器与所述簧片阀啮合,以便限制所述簧片阀相对于所述叶片转子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其中:
所述限制器被配置成插入到限定在所述从动轴的所述端面中的第一收容孔(38)中,并且
所述限制器位于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偏离限定在所述从动轴的所述端面中的所述第一供给通路的所述开口端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91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