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8166.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范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6 | 分类号: | H01J61/06;H01J6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高胜华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气体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气体放电二极管,在导电支架上没有绝缘层,由于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在正负两极导电支架之间没有足够的距离,并且当点亮时易出现由于气体与汞的电离作用而导通正负极导电支架的情况,使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不能满足高功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满足高功率要求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与正电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与负电极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上和/或负极导电支架上涂覆有绝缘层或套装有绝缘套管。
所述绝缘层是由三氧化二硼、四硼酸钠以2:1的比例,加适量水,形成的硼绝缘层;或者是由硅酸盐类化合物作为粘合剂形成的涂覆绝缘层;或者是由玻璃粉、水粘合剂涂覆形成的绝缘层。
所述绝缘套管为陶瓷管或玻璃管。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触发极导电支架、正电极、负电极和触发极,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与正电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与负电极连接,所述触发极导电支架与触发极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和触发极导电支架上具有以下四种情况:
正极导电支架上涂覆有绝缘层或套装有绝缘套管;
或者正极导电支架上和负极导电支架上均涂覆有绝缘层或套装有绝缘套管;
或者负极导电支架上和触发极导电支架上均涂覆有绝缘层或套装有绝缘套管;
或者正极导电支架上、负极导电支架上和触发极导电支架上均涂覆有绝缘层或套装有绝缘套管。
所述绝缘层是由三氧化二硼、四硼酸钠以2:1的比例,加适量水,形成的硼绝缘层;或者是由硅酸盐类化合物作为粘合剂形成的涂覆绝缘层;或者是由玻璃粉、水粘合剂涂覆形成的绝缘层。
所述绝缘套管为陶瓷管或玻璃管。
本发明的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及触发极导电支架涂覆绝缘层或套装绝缘套管主要是增强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和触发极导电支架之间的绝缘强度,防止导电支架之间近距离放电,这样可以加大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距离,提高玻璃发光二级管的功率和光效,从而满足高功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导电支架1、负极导电支架2、正电极4和负电极5,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上和负极导电支架2上均套装有绝缘套管6。所述绝缘套管6为陶瓷管或玻璃管。
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上和负极导电支架2上均涂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硅酸盐层,所述硅酸盐层可以为玻璃层也可以为陶瓷层。所述为硅酸盐层的绝缘层是由三氧化二硼、四硼酸钠以2:1的比例,加适量水,形成的硼绝缘层;或者是由硅酸盐类化合物作为粘合剂形成的涂覆绝缘层;或者由玻璃粉、水粘合剂涂覆形成的绝缘层。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和负极导电支架2中任一个支架上涂覆有绝缘层;或者,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和负极导电支架2中任一个支架上套装有绝缘套管6。
如图3所示,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导电支架1、负极导电支架2、触发极导电支架3、正电极4、负电极5和触发极7,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所述触发极导电支架3与触发极7连接,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上、负极导电支架2上涂覆有绝缘层,触发极导电支架3上涂覆有绝缘层。
如图4所示,所述正极导电支架1上套装有绝缘套管6。这时,负极导电支架2上可以没有绝缘套管或绝缘层,触发极导电支架3上可以没有绝缘套管或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8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变位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二视角的织物平面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