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7645.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君;廖瑞金;张镱议;孟繁津;伍飞飞;周之;杨雁;邓帮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信息 融合 技术 变压器 绝缘 老化 诊断 方法 | ||
1. 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特征量,并获取特征量值;
2)根据指标参量的阈值,采用相对劣化度的计算方法将步骤1)中选择的各个特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特征量的劣化度;
3)确定步骤1)中所述各个特征量的权重值;
4)步骤2)中得到的各特征量的劣化度分别乘以对应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对应权重值,再相加得到变压器整体内绝缘的相对劣化度值;
5)工作人员根据变压器整体内绝缘的相对劣化度值对变压器的老化程度进行判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选择的特征量包括有糠醛含量、负载历史数据、油中气体含量、油品质因子和电气试验因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糠醛含量和油中气体含量为监测数据,油中气体含量所包括的气体有H2、CH4、C2H6、C2H4、C2H2、CO、CO2和总烃。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油品质因子包括参数有油中水分含量、油酸值、油介质损耗、油界面张力和油介电强度。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气试验因子包括参数有直阻不平衡系数、铁芯接地电流、吸收比、绕组介质损耗和套管介质损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各个特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特征量的劣化度的具体公式为:
式中:指标参数记为,=1,2,…,n,相对劣化度记为,取值范围为[0,1];为指标参数的正常值;为指标参数阈值, 为该指标状态参数实际值;反映参数变化对设备状态的影响。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各个特征量的权重值的方法为:
3-1)设有n个评估指标,决策专家组有m个专家组成,则构造的判断矩阵为:
;
3-2)计算的反对称矩阵
;
3-3)以σij表示构造的专家组判断矩阵的总体标准差
满足σij均小于1,则转入步骤3-4),反之则转入步骤3-1);
3-4)计算反对称矩阵B(k)的平均阵B为
;
3-5)证明B的最优传递矩阵C为
;
3-6)解析最优传递矩阵C,得到这n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值为
。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内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中所计算到的各个特征量的劣化度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若有特征量大于预设值,则发出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76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