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过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511.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皮晓涛;吴云;吕文强;赵宁;刘春声;马宁;汪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层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原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过滤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燃料化工线上使用的过滤管是含铀粉尘尾气过滤中的重要原件,之前该过滤管技术一直依赖南非星形管,我国国内自主研发的过滤管为圆形单层管,其尺寸:φ110×4×1000;过滤面积约:0.34m2/支如图1所示。和南非原星形管相比,国内自主研发过滤管的压降要大很多,一开始运行就很快达到10KPa以上的高位。从压降公式来看,主要原因是过滤面积减小(4支管过滤总面积由2.5m2减小到1.2m2);透气性差所致。压降过高会对尾气系统造成过高的负担,对生产的稳定运行不利,因此在不影响其他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过滤压降。如果不改动反应室的结构,过滤面积的增加是非常有限的,改进的重点是增加透气性系数,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双层过滤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过滤稳定性高、生产中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双向过滤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过滤管,包括安装法兰、外层管、内层管和环板,其中,所述的安装法兰为双圆柱凸台结构,内层管套于内凸台外侧,与内凸台相焊接,外层管套于外凸台外侧,与外凸台相焊接;所述的环板为单环形凸台结构,内层管焊于于凸台内圆,外层管焊于凸台外圆;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层过滤管,其中,所述的安装法兰为蒙奈尔合金,上环形阵列有四个腰形透气孔,四个透气孔与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夹层相通,安装法兰中心设有一拉杆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层过滤管,其中,所述的内层管和外层管为烧结蒙乃尔。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层过滤管,其中,所述的环板为蒙乃尔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过滤稳定性高,生产中含铀副产物(HF)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单支过滤管过滤面积增大,过滤精度明显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增加;
3.摆脱对国外进口依赖,实现自主研发。
附图说明
图1是国内单层过滤管:
图2是双层过滤管示意图;
图3是安装法兰示意图;
图4是双层过滤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法兰,2.外层管,3.内层管,4.环板,5.拉杆孔,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层过滤管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一种双层过滤管,包括安装法兰1、外层管2、内层管3和环板4,其中,所述的安装法兰1为双圆柱凸台结构,内层管3套于内凸台外侧,与内凸台相焊接,外层管2套于外凸台外侧,与外凸台相焊接;所述的环板4为单环形凸台结构,内层管3焊于于凸台内圆,外层管2焊于凸台外圆。
如图3所示,所述的安装法兰1为蒙乃尔合金,上环形阵列有四个腰形透气孔6,四个透气孔6与内层管3和外层管2的夹层相通,安装法兰中心设有一拉杆孔5。
所述的内层管3和外层管2为烧结蒙乃尔。
所述的环板4为蒙乃尔合金。
如图2所示,过滤管长度增加到1200mm,直径为φ110,安装法兰φ140,增加中间过滤内层管,管径φ60,采用双层结构,单支过滤面积从0.34m2增大到0.64m2。
新改进过滤管不改变外形尺寸,仍旧适用于原有安装位置空间,增加了中间过滤管内层管,在其它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反应室的结构无法改变),提高了过滤管容尘率,容尘率越高则转化炉稳定生产周期越长,一般过滤压降是影响容尘率的主要因素,过滤压降越大则容尘率越低,压降公式如下:△P=V.d/A.[η/α+ρ.V/β.A]
α=透气性系数[m2]
β=惯性系数[Pa.kg/s2]
d=元件厚度[m]
V=流量[m3/s]
ρ=流体密度[kg/m3]
△P=压阵[Pa]
A=过滤元件面积[m2]
η=流体动力粘度[Pa.s]
从公式中可见,生产中介质稳定,其惯性系数、流量、流体密度、流体动力粘度几乎不变,管的厚度是固有值,则影响因素主要是透气性系数和过滤元件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