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停车辅助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496212.4 | 申请日: | 201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刚;钟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停车 辅助 功能 车身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停车辅助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世界范围日渐普及,成本成为了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努力降低零部件的整体成本。集成和软件化是两个经常用到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一个趋势是把零部件的功能集成到电子控制模块。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用软件代替硬件实现零部件的功能或者部分子功能。这两种方式同时也能减少车内零部件的数量,简化汽车架构。
但是,停车辅助控制模块还未实现集成和软件化。车身控制模块和停车辅助控制模块是各自独立的。这样所带来的缺陷有:
1、停车辅助控制模块需要用到一颗控制器,这会增加成本。
2、停车辅助功能是一个单独的模块,它的外壳和连接器都增加了成本。
3、需要滤波硬件和检测硬件,增加了成本。部分停车辅助控制模块因为没有滤波硬件而对性能指标有所影响。
4、由于需要留给停车辅助控制模块安装位置,因而占用了车内空间。
5、组装时需要安装停车辅助控制模块,增加了产线的工序和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的集成停车辅助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成停车辅助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模块以及与车身控制模块连接的多个探头,所述的车身控制模块包括车身控制处理器、脉冲发生器、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的探头包括换能器、驱动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的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和换能器依次连接构成信号发送回路,所述的换能器、放大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和车身控制处理器构成信号回波回路。
所述的车身控制模块和探头之间通过模拟信号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停车辅助功能的模块集成在车身控制模块中,从而可以节省控制器以及外壳、连接器等零部件,并且减少其硬件模块的安装空间,可以减少生产工序,节约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停车辅助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模块1以及与车身控制模块1连接的多个探头2。车身控制模块1包括车身控制处理器11、脉冲发生器13、数模转换电路12,探头2包括换能器23、驱动电路21和放大电路22,脉冲发生器13、驱动电路21和换能器23依次连接构成信号发送回路,所述的换能器23、放大电路22、数模转换电路12和车身控制处理器11构成信号回波回路。车身控制模块1和探头2之间通过模拟信号线连接。
本发明的结构,节省了停车辅助功能模块的成本,简化了车身控制架构,可以节省控制器以及外壳、连接器等零部件,可以减少生产工序,节约劳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