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板式怠速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4806.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丁;王正成;朱排进;李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8 | 分类号: | F02D9/08;F02D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板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怠速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膜板式怠速控制阀。
背景技术
怠速控制阀由点火开关供电,只要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怠速控制阀即通电,发动机电脑控制其电路搭铁。当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偏离正常值时,便使用该阀来调整发动机怠速转速。怠速转速是通过控制旁通节气门体的空气量来调整的。发动机起动后,怠速控制阀开启一段时间进气量增加,使发动机怠速转速提高约150r/min-300r/min。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怠速控制阀开启,以获得适当的快怠速。发动机电脑根据不同的冷却液温度,通过改变传到怠速控制阀的信号强度来控制怠速控制阀柱塞的位置。
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是世界上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怠速控制装置。用于汽车电喷系统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度,从而调节旁通气量,使发动机转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值。结构原理:由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激磁线圈构成的定子和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杆及阀门等部分组成。它利用系统供给的步进信号进行转换控制,使转子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从而使阀芯(丝杆)进行伸缩运动以达到调节旁通空气道截面的目的,从而实现发动机的怠速运转。但是这种结构对阀门的开启度不能做到精确调整,阀门的打开程度仅受线圈所输入的电信号大小控制,并不能通过阀门进出气口之间的气压实际变化对阀门的打开程度做到实时调节,从而会发生怠速不稳定,降低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61963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解决了轴承的滑脱和转芯的老化以及线圈与引脚之间的虚焊的问题。它包括机座外壳和接线座以及机壳,机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穿出通孔的导向架和嵌置在接线座上的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上设置有磁钢组件,磁钢组件包括转芯、包覆在转芯外表面上的磁钢、穿置在转芯内的芯轴和套在转芯端部上的轴承以及防止轴承轴向滑移的固定圈,轴承卡合在轴承支架内壁上,芯轴的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出导向架顶于锥头的内壁上,套置有轴承的转芯的端部上设置有与L型凹槽内。
上述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结构,但该种结构对阀门的开启度仍不能做到精确调整,不能通过阀门进出气口之间的气压实际变化对阀门的打开程度做到实时调节,怠速工况仍然会不稳定,汽车乘坐的舒适性仍然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隔膜板式怠速控制阀。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膜板式怠速控制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有线圈包总成组件、与线圈包总成组件配合安装的阀座,所述的阀座上开设有上下设置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线圈包总成组件进一步包括有配合安装的线圈包总成、与线圈包总成铆接为一体的套筒、活塞组件、第三压簧及上盖板,所述的活塞组件、第三压簧及上盖板依次安装在线圈包总成中,所述的活塞组件进一步包括有阀杆、与阀杆配合安装的活塞、以及压入活塞中的密封盖,所述的阀体还进一步包括有隔膜板组件,所述隔膜板组件包括有配合安装的隔膜板总成、下盖板总成、设置在隔膜板总成与下盖板总成之间的第二压簧、以及传动杆总成,所述的隔膜板总成包括有配合安装的下压板、隔膜板以及上压板;所述的隔膜板组件与线圈包总成组件之间形成真空室。
所述的阀杆与活塞为通过盈配合安装。(过盈配合: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其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所述的下压板与上压板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小孔。
所述下盖板总成包括有配合安装橡胶活塞、垫圈以及下盖板。
所述下盖板上开设有与进气口连通并用于通气的小孔。
所述传动杆总成包括有传动杆、压装在传动杆下端的密封块,所述传动杆上端抵接密封盖,所述的密封块封住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通口。
所述的传动杆与密封块为过盈配合压装。
所述传动杆为上端设置有小孔且上下相通的中空的传动杆。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膜板式怠速控制阀通过隔膜板组件形成的真空室能够控制阀门的打开与关闭,同时还能根据发动机怠速工况变化导致的真空度变化而精准控制进入发动机中的空气流量,从而使汽车的怠速稳定,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未经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针机用明线裤鼻拉筒
- 下一篇:碳纤维经编机的纱线毛丝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