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闷渣坑连续除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3938.2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增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闷渣坑 连续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热闷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闷渣坑连续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钢渣热闷处理过程中,液态钢渣倒入闷渣坑后,为减少液态钢渣凝固时间、防止液态钢渣凝固成大块钢渣,初期需对钢渣大量喷水快速冷却,并用挖掘机进行搅拌,此时闷渣坑不盖闷渣盖,大量蒸汽弥散在厂房内,导致厂房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并且由于闷渣用水全部为循环水,水中存在大量含有钢渣成份的碱性物质,易对厂房及其内部的设备造成腐蚀,并且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了带有集尘罩的移动式除尘设备,但现有的移动式除尘设备的车轮及其轨道均设置在集尘罩两侧,在使用挖掘机对钢渣进行搅拌时需将除尘装置移开,否则挖掘机无法靠近闷渣坑,因此现有移动式除尘设备无法对闷渣蒸汽进行不间断回收,在使用挖掘机搅拌钢渣时仍会有大量蒸汽弥散在厂房内,并且挖掘机在行走时会碾压一侧的除尘设备轨道,对轨道造成损害,使除尘设备的轨道需要频繁维修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闷渣坑连续除尘设备,它仅在集尘罩一侧设置车轮和轨道,为挖掘机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在使用挖掘机对钢渣进行搅拌时不需将除尘装置移开,能够对闷渣产生的蒸汽进行不间断回收,防止厂房及其内部的设备受到蒸汽腐蚀,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并且挖掘机行走时不会碾压除尘设备轨道,有利于延长除尘设备轨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行走台,行走台底面安装车轮,车轮的轮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行走台上安装支架,支架顶部安装负压管,行走台在车轮行走方向的一侧设置集尘罩,集尘罩底部与托架连接,托架与行走台连接,集尘罩顶部与负压管连通。支架上安装吊索固定座,吊索固定座上安装第一吊索和第二吊索,支架顶端安装吊索支座,第一吊索绕过吊索固定座后与集尘罩靠近支架的一侧连接,第二吊索绕过吊索固定座后与集尘罩远离支架的一侧连接。负压管上安装管道切断阀。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在集尘罩一侧设置车轮和轨道,为挖掘机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在使用挖掘机对钢渣进行搅拌时不需将除尘装置移开,能够对闷渣产生的蒸汽进行不间断回收,防止厂房及其内部的设备受到蒸汽腐蚀,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并且挖掘机行走时不会碾压除尘设备轨道,有利于延长除尘设备轨道的使用寿命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闷渣坑连续除尘设备包括行走台1,行走台1底面安装车轮2,车轮2的轮轴与驱动电机3连接,行走台1上安装支架4,支架4顶部安装负压管5,行走台1在车轮2行走方向的一侧设置集尘罩6,集尘罩6底部与托架7连接,托架7与行走台1连接,集尘罩6顶部与负压管5连通。对钢渣喷水冷却时,集尘罩6通过行走台1移至闷渣坑上方,使产生的蒸汽由集尘罩6进入负压管5,输送至厂房外排放或回收利用,此时挖掘机在行走台1对面的一侧进行搅拌作业,操作结束需盖上闷渣坑盖时,通过行走台1将集尘罩6移开即可。本发明仅在集尘罩一侧设置车轮和轨道,为挖掘机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在使用挖掘机对钢渣进行搅拌时不需将除尘装置移开,能够对闷渣产生的蒸汽进行不间断回收,防止厂房及其内部的设备受到蒸汽腐蚀,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并且挖掘机行走时不会碾压除尘设备轨道,有利于延长除尘设备轨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了增强集尘罩6的稳定性,可在支架4上安装吊索固定座8,吊索固定座8上安装第一吊索9和第二吊索10,支架4顶端安装吊索支座11,第一吊索9绕过吊索固定座8后与集尘罩6靠近支架4的一侧连接,第二吊索10绕过吊索固定座8后与集尘罩6远离支架4的一侧连接。第一吊索9和第二吊索10能够对集尘罩6起到斜拉牵引作用,减轻集尘罩6对托架7形成的压力,增强集尘罩6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了能够在负压管5移开后能够关闭负压管5,可在负压管5上安装管道切断阀12。
图中13是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增,未经王金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