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3928.9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万洪强;宁顺明;佘宗华;李肇佳;陈文勇;邢学永;封志敏;赵强;王文娟;吴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20;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 中干法 分级 富集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中稀有金属的选矿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含钒矿物中富集V2O5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是一种稀有高熔点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85%以上的钒被用于钢铁工业;约7%被用于生产其它合金,如铝钒合金、钛钒合金;另有7%被用于化工及陶瓷工业,常作为生产高效催化剂、触媒剂的原料。钒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在航天工业、核工业、生物制药和钒电池等方面都有新的应用。
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特有的钒矿资源,其储量巨大,但石煤含钒的品位高低不等,我国各地区的石煤含钒品位大部分在0.1%~1.0%之间,品位大于1%的则较少。我国石煤中钒的品位较低,而且非专利文献“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V2O5的市场状况”(宾智勇,《湖南有色金属》2006年01期,P16~20)中记载:石煤钒矿采用传统选矿的方法不能予以富集,我国石煤提钒行业也未见选矿富集先例。但近来也有少量文献提出石煤选矿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含钒石煤的选矿方法”(公开号CN1864860A)中称将矿物磨至200目,制成矿浆,用湿式精细分级机选出含钒精矿;此方法钒回收率较低,且硅质石煤矿工业上普遍采用焙烧工艺处理,所得精矿还需增加一段烘干工序,明显提高了投资和生产升本。非专利文献“选矿富集阿克苏石煤矿中的钒”(向平等,《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P65~69)中记载:采用湿式筛选抛尾或湿式筛选再浮选方法富集钒,此方法也为湿式处理,浮选工序需专门建厂,投入巨大,同样难以适用于硅质石煤矿。
石煤提钒行业都面临降低生产成本的巨大压力。石煤提钒项目成本高主要是由于含钒矿物的品位太低,致使投资大、环保成本高、处理量和能源消耗大。在生产成本难以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寻找结合提钒工艺、且绿色环保的选矿富集技术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少、操作简单且适于工业化应用的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粗破:首先对含钒矿物进行粗破,筛分去除部分粗颗粒矿物,使矿物中的钒品位得到初步富集;所述粗破过程优选采用的设备为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且先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圆锥破碎机进行破碎;
(2)细磨:对上述步骤(1)处理后的矿物颗粒进行细磨;所述细磨过程优选采用的设备为棒磨机或球磨机;
(3)气流分级:对上述步骤(2)处理后的细粉物料进行干法气流分级,通过控制气流流速进一步分离细粉物料,并收集气流分级后的细粒级物料,得到富集V2O5后的含钒产物。
上述的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所述含钒矿物为硅质岩型钒矿石,其中含C质量分数优选为1%~25%,含V2O5品位优选大于0.5%。我们的研究表明,部分硅质含钒页岩的各组份矿物物理性能有差异,脉石相硬度大,密度大,含V2O5低;硅相硬度小,密度小,含V2O5高,可见,处理此类含钒矿物时,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富集方法。
上述的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粗颗粒矿物优选是指粒度大于5mm的矿物;所述粗破完成后,优选控制粗破后矿物颗粒粒度-5mm的矿物量>80%。
上述的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优选采用滚筒筛进行筛分,筛分去除的粗颗粒矿物的质量优选占所述含钒矿物(即原矿)质量的10%~30%。
上述的从含钒矿物中干法分级富集V2O5的方法,所述细磨完成后,优选控制细磨后细粉物料粒度-0.15mm的物料量>85%,所述细粒级物料是指粒度小于0.15mm的矿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并接快速接线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