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包铝母线坯料的感应加热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93520.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戴雅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 母线 坯料 感应 加热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包铝母线的制造领域,它涉及一种用感应加热方法制备铜包铝母线坯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铜包铝母线是一种以铝为芯体、其外包覆铜层的双金属复合导体材料。它将铜的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接触电阻小和铝的密度小、低成本、资源丰富汇集于一体,达到降低成本、“以铝节铜”的目的。目前,国内己有不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工厂企业研发和生产这种新型导体材料。生产方法繁多、生产工艺各异。但从铜包铝母线坯料的生产工艺来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固复合法。即将铜管包覆铝棒,经多道次拉拔,产生60%以上的截面收缩率使铜铝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另一种固-液复合法。即将熔融的铝液浇入铜管中,在浇注过程中根随铝的液面高度,将铜管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冷却,控制铜、铝原子相互扩散层的宽度,以保证冶金结合层的性能。对铜包铝母线坯料最主要的要求是铜铝界面既要实现冶金结合,又耍限制冶金结合层不能太宽,以保证铜包铝母线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加工工艺性能。但以上两种制坯工艺在这方面都存在缺点。对于固-固复合法,无论是铜层包覆铝杆,还是铝杆插入铜管,要使铜铝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必须要经过多道次拉拔。由于铜包铝母线的尺寸较大,其坯料直径必须较粗。对于大尺寸坯料要进行多道次拉拔其操作较为困难,且生产率较低。对于固-液复合法,必须准确控制铝液倒入铜管后的冷却时间,否则固态铜原子极易向液态铝原子中扩散,在界面上形成较厚的金属间化合物(CuAl2)层,不仅使铜层减薄,减小了铜层体积比,而且使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并使坯料脆化而难以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感应加热制备铜包铝母线坯料的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感应加热方法制备铜包铝母线坯料的工艺,采用铜层包覆铝杆或是铝杆插入铜管通过一道拉拔,使铜层与铝杆的表面机械挤靠在一起。然后对其连续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和喷水冷却,使铜铝界面实现冶金结合。
本发明中,所用设备的特征是:采用高频感应器对坯料加热。坯料穿过感应器和喷水圈安装在淬火机床的两个顶针之间,使坯料能沿自身轴线转动,同时带动坯料轴向向下移动。当坯料通过感应器时,使铜层或与铜层相邻的铝薄层感应加热到650℃-750℃,随即加热区向下移动被喷水圈中喷出的水冷却,形成较薄的铜铝原子扩散结合层。
本发明中 ,坯料穿过感应器和喷水圈安装在淬火机床的两个顶针之间,使坯料能沿自身轴线转动,同时带动坯料轴向向下移动。
本发明中 ,当坯料通过感应器时,使铜层或与铜层相邻的铝薄层感应加热到700℃左右,随即加热区向下移动被喷水圈中喷出的水冷却,形成较薄的铜铝原子扩散结合层。
操作时:首先将铜层包覆铝杆或铝杆插入铜管的原材料,通过一道拉拔使铜层与铝杆的表面机械挤靠在一起。然后对其进行高频感应加热。由于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仅使铜层及其附近的铝加热到一定温度,增大铜铝界面上原子扩散的能量,促使向对方基体中扩散,形成冶金结合层;或者通过感应加热使铜层附近的铝薄层熔化,加速铜铝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促使两者界面冶金结合在一起。
感应加热后,获得铜铝界面己实现冶金结合的铜包铝母线坯料,可通过轧制和拉拔制成规定尺寸的铜包铝母线。
本发明的特点是工艺方法较为简单,所生产的铜包铝母线的铜铝结合层宽度较小,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感应加热法制备铜包铝母线坯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以试制直径为φ64mm,长度为3m、铜层体积比为15%的铜包铝母线坯料为例,说明用感应加热方法使其界面上铜铝实现冶金结合的工艺。
1.准备原材料:采用铝杆插入铜管的原材料。为了使铜层与铝杆的表面机械挤靠在一起,必须先对其进行截面缩减率为20%左右的拉拔。为此,必须使原材料的截面尺寸增大。根据截面缩减率可以算出原材料铜管的外径为φ72mm。根据铜管壁厚为2.5mm,可算出铝杆外径为φ67mm。铝杆表面采用扒皮法清理,扒皮量为0.25mm,因此,铝杆外径取φ67.5mm。考虑到拉拔时钳口的长度,取坯料长度为3.2m。
2.原材料的清理和拉拔: 先将铜管与铝杆的一端在横锻机上锻出拉拔时用的钳口。铜管内孔用小钢丝轮刷磨刷,磨刷后铜管放在氩气保护箱中,用氩弧吹去附着于管壁上的铜粉;在氩气保护箱的一侧安放扒皮模,将铝杆推入扒皮模,扒皮后直接进入铜管中,并使两者的钳口压套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头防外破侵入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门口机和对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