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3343.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卫红;王心敏;谢利平;刘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上升 整体 连续 浇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方法,属于建筑施工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结构模块墙体(以下简称“墙体”):通常是由结构钢板和锚固钉、角钢部件形成的两面钢板墙通过槽钢连接形成整面墙体,两侧的钢板墙之间需要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以下简称“混凝土”),形成整体(也就是前述之“墙体”),目的是代替传统的纯混凝土结构墙体。
根据设计文件,模块墙体的侧压力限值为50kpa,换算成墙体里需要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为2.1m(未凝固状态下),如果采用一次浇筑到底部,则墙体会因为侧压力抵抗能力不足而发生很大变形;如果采用浇筑2.1m,然后等浇筑的混凝土凝固,然后再浇筑2.1M,则因为层与层之间需要增加接缝,接缝需要进行处理,这样会增加施工工序,施工持续时间也很长。终上所述,AP1000核电站的结构模块墙体内混凝土浇筑采用现有浇筑方法相对落后,不符合模块化施工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工法,达到在模块墙体内部实现从底部一次性浇筑到顶部的施工工艺,取消层与层之间的施工接缝,理论上没有浇筑高度的限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方法,墙体里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在未凝固状态下高度不超过2.1m,它采用分层螺旋上升连续浇注方法,分层螺旋上升连续浇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分层,每层厚度为300mm,一次性将该墙体浇筑6层,高度达到到1.8m,第一层开始浇筑的时间点定义为t;
其次,在t+14.5小时开始浇筑第7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1-7层,总厚度略低于2.1m;
然后,在t+15小时开始浇筑第8-12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第7-12层,总厚度 为1.8m;
然后,在t+29.5小时开始浇筑第13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7-13层,总厚度略低于2.1m;
然后,在t+30小时开始浇筑第14-18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13-18层,总厚度为1.8m;
循此往复,直至浇筑到预定标高,在浇筑的全阶段,未凝混凝土高度始终低于2.1m。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模块墙体侧压力不足而大大限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的问题,可以实现一次性浇筑到墙体顶部的要求,节省工期,而且避免层与层之间产生的施工接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被浇注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被浇注墙体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方法,墙体里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在未凝固状态下高度不超过2.1m,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分层螺旋上升连续浇注方法,分层螺旋上升连续浇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分层,每层厚度为300mm,一次性将该墙体浇筑6层,高度达到到1.8m,第一层开始浇筑的时间点定义为t;
其次,在t+14.5小时开始浇筑第7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1-7层,总厚度略低于2.1m;
然后,在t+15小时开始浇筑第8-12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第7-12层,总厚度为1.8m;
然后,在t+29.5小时开始浇筑第13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7-13层,总厚度略低于2.1m;
然后在,t+30小时开始浇筑第14-18层,此时未初凝的混凝土为13-18层,总厚度为1.8m;
循此往复,直至浇筑到预定标高,在浇筑的全阶段,未凝混凝土高度始终低于2.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吊物的存储与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和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