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3231.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守本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1/02;B62M7/02;B60K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电动 车辆 车身 结构 | ||
1.一种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设有头管部(12)、从该头管部(12)朝后方延伸出的车架部(13)、在该车架部(13)上配置在上述头管部(12)的后下方的枢轴部(17),车把(19)能进行旋转地支撑于上述头管部(12),且在该头管部(12)的前下方配置有前轮(WF),具有车身架(F),该车身架(F)通过能进行摆动地支撑于上述枢轴部(17)的臂部(18)支撑后轮(WR),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时,马达(26)被配置在将上述头管部(12)与上述后轮(WR)的接地点(X)连结的直线上,
在侧面观察时,电池(27、28)被配置在与该马达(26)重叠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27、28)作为另外的单元配置在上述马达(26)的侧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后轮(WR)传递动力的输出轴(29)突出地设置在上述马达(26)上,
上述电池(27)配置在上述马达(26)的输出轴(29)的侧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输出轴(29)一体地旋转、或与上述输出轴(29)啮合进行旋转的驱动部件(32),以及
从上述驱动部件(32)朝上述后轮(WR)传递旋转力的动力传递部件(33),
上述电池(27、28)配置在上述驱动部件(32)及上述动力传递部件(33)的侧方。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27、28)在侧面观察时具有在上述枢轴部(17)的后下方位于上述直线上的后部延长部(27R、28R),
在侧面观察时在上述后部延长部(27R、28R)的上方且车座(21)的下方配置有后收纳部(36)。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时,在上述电池(27、28)及上述马达(26)的上方,且上述头管部(12)与上述车座(21)之间,配置有上收纳部(20)。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27、28),在侧面观察时,在比上述前轮(WF)的上端高的位置具有位于上述直线上的上方突出部(27U、28U),
在侧面观察时在上述上方突出部(27U、28U)的下方且上述前轮(WF)的后方配置有前收纳部(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