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烘干区的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2451.2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庆;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6 | 分类号: | F27B9/36;F27B9/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烧结炉 烘干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设备,具体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烧结前的烘干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普及,太阳能电池片的需求量增加,作为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设备-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需求量和使用量也在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往往要实现数个月无故障运行,因此烧结炉的耗电量相当大,主要体现在加热管对温区的加热上。
烧结炉一般分为三个温区,烘干区,烧结区和冷却区,由于多个加热管安装在炉膛内部,当加热管固定的不牢靠时,在长期使用时容易产生松动,这种情况将导致烧结炉的烧结和烘干的工艺曲线产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烘干区的加热装置,该加热单元能牢靠安装在烘干区的炉膛内部,与此同时,使用的加热管更有利于实现烘干区烘干的温度曲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烘干区的加热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传输导轨和设置与传输导轨之间的用于传输待烧结太阳能电池片的;
还包括设置于上述传输导轨上方的上炉膛和设置于传输导轨下方的下炉膛;上下炉膛对称设置,所述上下炉膛包括不同温区的三个对称安装的上下炉膛密封连接;
加热管安装于上下炉膛内部;
上述加热管为红外石英灯管,所述红外石英灯管为中波管;
上述的加热管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炉膛的侧壁上;加热管上还安装有用于将加热管悬挂固定的悬挂夹具,悬挂夹具一端套装在加热管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炉膛内壁。
进一步的是:上述的炉膛的内壁上还悬挂设置有热电偶。
进一步的是:上述热电偶每个温区内置布置上下两个热电偶,上下两个热电偶分别位于上下炉膛内部中间位置,热电偶竖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烘干区的加热单元,加热管采用更能实现烘干区温度曲线的红外石英灯管,该红外石英灯管为中波管;与此同时,加热管两端在炉膛内部通过悬挂夹具进行固定,使得整个加热管固定非常牢靠,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影响温度曲线的位置变化;最后,整个炉膛内部还悬挂安装有用于测量炉膛内部温度的热电偶,保证了可以实时了解烘干区的温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烘干区加热单元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烘干区热电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烘干区炉膛内部的加热管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输导轨,2-传输网带,3-上炉膛,4-下炉膛,5-加热管,6-固定螺栓,7-悬挂夹具,8-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烘干区的加热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传输导轨1和设置与传输导轨之间的用于传输待烧结太阳能电池片的2;
还包括设置于上述传输导轨1上方的上炉膛3和设置于传输导轨1下方的下炉膛4;上下炉膛对称设置,所述上下炉膛包括不同温区的三个对称安装的上下炉膛密封连接;
加热管5安装于上下炉膛内部;
上述加热管5为红外石英灯管,所述红外石英灯管为中波管;
上述的加热管5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在炉膛的侧壁上;加热管5上还安装有用于将加热管5悬挂固定的悬挂夹具7,悬挂夹具7一端套装在加热管5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炉膛内壁。
上述的炉膛的内壁上还悬挂设置有热电偶8。
上述热电偶8每个温区内置布置上下两个热电偶,上下两个热电偶分别位于上下炉膛内部中间位置,热电偶竖直设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