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检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1748.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再华;詹春华;廖灿华;钟雷;马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18;B66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148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检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地震管制运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精密仪器、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运行工具。然而大部分设备、轨道交通设施不具备预警装置,在地震发生时,只能人为的采取应急措施,处于完全被动的境地,几乎不可能在极其短促的时间内作出有效反应和逃出险境。也有部分设备安装了预警装置,一旦地震引起建筑物的摇晃超过规定值,地震探测器即发生动作,且地震管制运行后,针对成为停止状态的设备进行异常试验运行。但是,地震往往造成停电,已有技术在停电后、停电瞬间、停电地震同时发生时后不能判断地震的发生,可能导致设备的进一步损坏或人员伤亡。并且不是很严重的地震,可能导致需要保护的设备不允许来电恢复运行,需要维护人员检测可靠后才能再次投入运行。
请参阅图4,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单轴向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或集成了两个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试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来判断地震是否发生。采用两个水平方向安装的地震感应器,安装时要求水平安装,X轴、Y轴的传感器需要垂直于地面,当有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在X轴、Y轴的平面上产生地震波加速度S波。通过对地震波的幅值、频率计算可以判定地震的等级。若X轴、Y轴不垂直于地面,则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会在Z轴上产生分量,导致判断的误差,改变地震感应器的测试准确度,保证垂直安装则加大了使用的安装困难。正常时建筑本身处于静止状态CPU采集到的加速度传感器信号为零。无法判断加速度传感器、A/D转换线路是否失效。
现有地震感应器也有采用机械振动方式检测报警输出,该方式的报警设备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在具有腐蚀、潮湿的使用环境下机械结构难免出现锈蚀、设备安装单位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判断该设备是否准确有效。
安装地震探测器的设备并不多,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两个单轴向加速度传感器、A/D转换器、DPS构成,传感器的一致性、加速度的测试方法困难等导致地震传感器的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发明者独立设计出电梯专用地震检测报警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检测报警装置,在停电后、停电瞬间、停电地震同时发生时,准确检测地震发生时在安装报警装置所在位置的危害状信号,报出相应的警报,避免了外电网恢复后设备自动恢复带来的潜在损坏风险,装置通过自检能在装置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业主(或上位机)装置可能存在问题,需要检测维修,进一步降低了设备及使用人员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检测报警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单元和地震报警输出单元,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传感器单元、地震报警输出单元连接,还包括设备故障输出单元和后备电源单元,后备电源单元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主电源、中央处理器连接,设备故障输出单元和中央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备电源单元主要由电池充电管理模块、防逆流模块、可充电电池和两个由中央处理器单元独立控制的开关K1、K2组成,中央处理器的供电采用两路不同的电源提供,一路由外电降压稳压提供,另一路由可充电电池通过开关K2、二极管提供,外电通过受中央处理器控制的K1开关连接到充电管理模块,充电管理模块直接连接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通过受中央处理器控制的控制开关K2连接到二极管,通过二极管给中央处理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三轴向数字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向数字加速度传感器通过SPI或I2C串口通讯接口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设备故障输出单元采用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故障状态,继电器的一端直接连接到外电降压后的电源,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到驱动电路,中央处理器连接驱动电路来控制继电器的动作于释放。
优选地,在所述电梯检测报警装置上还设有实现模拟及复位输入的光电耦合隔离的并口输入接口。
优选地,它还包括远端控制模块,该远端控制模块多台并接管制不同的设备,设有报警输出、设备故障输出、测试电梯检测报警装置的按钮及状态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光波导与光纤耦合方法和结构
- 下一篇:层叠型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