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自动温度控制的供暖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659.2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方广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坻区华泰供暖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自动 温度 控制 供暖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民用生活锅炉,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温度控制的供暖水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居民仍在大量使用各种煤炉来供暖,但是这些煤炉由于煤炭燃烧不够充分,并且不能充分利用炉芯散发的辐射热能,致使耗煤量高。另外,这些煤炉大多没有充分利用其余热,这往往使煤的燃烧利用率不高,从而造成煤炭的白白浪费。而且这种燃煤炉都是仅仅作为取暖工具来使用的,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温度控制的供暖水锅炉,该装置的能耗低、热效率高、能充分利用其余热,并且环保效果好。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自动温度控制的供暖水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内部装有水罐,水罐内装有内热式加热器,水罐底部连接有水泵,水罐上设有补水口和回水口,水泵的出口与散热器的进口连接;加热器与温度控制电路连接。
上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温度控制器、强供开关和接触器和电机组成,电源开关与电源正极连接端依次连接温度控制器的中极、强供开关的输入点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电源开关与电源负极连接端依次连接温度控制器的相极、加热器、水泵和接触器负极线圈;温度控制器的低极和中极连接,总极与接触器的正极线圈连接,并且温度控制器的两点与热电偶连接;强供开关的输出点与加热器连接;接触器中的两个常闭输入触点串接作为一个触点使用,并与两个常开输入触点连接,接触器中的两个常闭输出触点与加热器连接,两个常开输出触点与水泵连接。
上述水泵上安装有三挡挡位器与接触器连接。
上述炉体上装有加热水嘴,该水嘴与自来水管连接或储水桶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采用内装工业用加热器(2000W-3000W),采用内加热式加热,再配合温度控制,形成强循环系统,,从而使得温度调整到位的热水强制输入到房间的散热器中,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热能传输速度,节约了能量。
2、本发明炉体上装有加热水嘴,该水嘴与自来水管连接或储水桶连接,因此,使人们在冬天也能有足够的生活用热水。
3、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节能、降耗、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2是水罐的主视图;
图3是水罐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温度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可实现自动温度控制的供暖水锅炉,在炉体1内部装有水罐2,水罐内装有内热式加热器3,水罐底部连接有水泵4,水罐上设有补水口5和回水口6,水泵4的出口与散热器的进口连接;加热器与温度控制电路连接。上述炉体上装有加热水嘴7,该水嘴与自来水管连接或储水桶连接。
如图4所示:上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8、温度控制器9、强供开关10和接触器11。电源开关与电源正极连接端依次连接温度控制器的中极、强供开关的输入点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a、b,电源开关与电源负极连接端依次连接温度控制器的相极、加热器3、水泵4和接触器负极线圈12;温度控制器的低极和中极连接,总极与接触器的正极线圈13连接,并且温度控制器的①、②两点与热电偶连接;强供开关10的输出点与加热器连接;接触器11中的两个常闭输入触点a、b串接作为一个触点使用,并与两个常开输入触点c、d连接,接触器中的两个常闭输出触点e、f与加热器3连接,两个常开输出触点g、h与水泵4连接。上述水泵6上安装有三挡挡位器14与接触器11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开启电源,加热管开始加热,当温度升至调节的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将信号输入到接触器,接触器回位,接触器的常闭输出触点e、f接通,水泵开始工作,送出热水。当温度降至温差温度时,温度控制器输出电压给接触器吸合常开输出触点g、h接通,常闭触点断开,水泵停止工作,加热管继续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坻区华泰供暖设备厂,未经天津市宝坻区华泰供暖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