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铁芯及设置有该静铁芯的机动车电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1540.5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温珊姗;沈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铁芯 设置 机动车 电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静铁芯及设置有该静铁芯的机动车电喇叭。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电喇叭,虽然包括有触点的机械喇叭和无触点的电子喇叭二种,但是其产生电磁吸引力的原理是大同小异。
发声组件在振动过程中,其电磁吸力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当电压一定时,随着工作气隙的增大而电磁吸力减小;另一方面,当气隙不变,随着线圈电压的增加而电磁吸力增大。电磁吸力随工作气隙大小的变化规律称之为吸力特性。在机动车电喇叭中,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获得理想的电磁吸力特性。
电通过磁转化为电磁吸力的近似数学关系式为:
式中:
K——常数
W——线圈匝数
I——线圈电流
S——静铁芯、动铁芯之间的极面接触面积
δ——静铁芯、动铁芯之间的空气隙的平均长度
由近似数学关系式可见,电磁吸力f与静铁芯、动铁芯之间的极面接触面积S成正比,与静铁芯、动铁芯之间的空气隙的平均长度(常称气隙)的平方δ2成反比。
由于气隙对电磁力的影响呈平方关系,使得同一机动车电喇叭,若气隙大了,会使电磁吸力减小,使得机动车电喇叭工作困难;而气隙小了,电磁吸力虽然很大,却又会使发声组件的动铁芯与静铁芯产生过度碰撞,使得机动车电喇叭发声异样。加之各个机动车电喇叭受其电路、磁路及机械系统的不同,其理想发声的气隙也各不同,因此,现有的机动车电喇叭的气隙的控制是存在二种结构形式:一是调整式静铁芯结构,二是固接式静铁芯结构。
1、调整式静铁芯结构。即静铁芯外圆采取全螺纹式与底盘配合,经调试到最佳气隙后,再通过螺母紧固。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216288Y,公告日:1995年12月27日,发明名称:《无触点机动车电喇叭》,其仅将传统的机动车电喇叭中的触点断续机构和常闭触点对,换成由电子部件组成的发声控制机构,串接在线圈电路上,其它静铁芯、动衔铁等的机构等都没有改变,仍采用的是用可调整的全螺纹静铁芯(参见其图1、图2)。现有的这种全螺纹静铁芯,虽然有着气隙可调的优点,却因为底盘中心留出了螺纹的立足之地,使得静铁芯与线圈骨架的内孔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影响到静铁芯、动衔铁之间的极面接触面积S的大小。又由于极面接触面积S大小与电磁吸力成正比,因此,极面接触面积S小,从而影响到电磁吸引力小。
2、固接式静铁芯结构。针对调整式静铁芯结构存在极面接触面积S小,从而影响到电磁吸引力小的不足,现有技术采用了固接式静铁芯结构作为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1796574A,公告日:2010年08月04日,发明名称:《电喇叭》,其在已知的线圈骨架孔中内嵌固定静铁芯基础上,将气隙位置调整到骨架孔口部。但是,这种内嵌固定静铁芯的机动车电喇叭虽然将极面接触面积S达到了尽可能的大,从而实现电磁吸引力的最大化。但是,无论气隙的位置设置在骨架孔中何处,其气隙大小的影响都是存在的,而且哪怕气隙是微小的变化,其影响都很大。因此,采用固接式静铁芯结构,不能调整气隙的大小,只能用工艺手段来控制,增加了生产的复杂性和难度,且还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正如在现有技术《电喇叭》实施例中说道:“当将磁间隙设定为1.2mm以下……作为喇叭的吸引力、耐久性优异”,“更为理想的是,可将磁间隙设定为1.15mm以下”。从1.2mm到1.15mm,其间只相差0.05mm,而通过工艺手段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铁芯及设置有该静铁芯的机动车电喇叭,兼具调整式静铁芯和固接式静铁芯的优点,使得喇叭中的气隙为可调,同时又使静铁芯与动衔铁的极面接触面积最大化。
本发明一种用于机动车电喇叭的静铁芯,包括细部15和粗部16,所述细部15外设用于和底盘相连的外螺纹17,所述粗部16的直径略小于线圈骨架中心内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腐蚀的纺纱机钢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