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称重传感器及采用该称重感应器的数显推拉力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501.5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江南衡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3/14 | 分类号: | G01G3/14;G01L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5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重 传感器 采用 感应器 数显推 拉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以及利用称重感应器的数显推拉力计。
背景技术
推拉力计主要分为机械指针式推拉力计和数显推拉力计,由于机械指针式推拉力计精度以及灵敏度没有数显推拉力计高,因此正逐渐被数显推拉力计取代。现有的数显推拉力计其挂接部与应变区域多为相连接的两个部件,如申请号为02262033.8的数显推拉力计其测量头与应变机构由多个部件组成,在测量头将所受外力传递给电阻应变片的过程中,由于各部件本身具有弹性形变,会影响外力传递的准确性。还有的数显推拉力计的应变孔形状复杂,因此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传感精度高的称重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称重传感器,它包括传感器本体、开设在传感器本体内的应变孔、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挂接部、用于将应变孔产生的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的电阻应变片,所述的应变孔将所述的传感器本体形成为相平行设置的两条薄边以及连接在两条薄边之间的两个端部,且在所述的薄边的内侧形成有向薄边的外侧壁延伸的凹槽,所述的电阻应变片粘设在所述的凹槽内壁上且被包裹在胶料与凹槽之间。
优化的,所述的挂接部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端部上,每个挂接部包括开设在端部的通孔,两个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端部的端面相垂直。
优化的,所述的传感器本体为长方体形,所述的应变孔开设在本体的中间,所述的传感器本体的长度为210~330mm,宽度为90~140mm,厚度为25~60mm,所述的应变孔的长度为92~96mm,宽度为75~79mm,所述的凹槽是半径为25~35mm的弧形且其与薄边的外侧壁最短距离为2.5~25mm。
为使电阻应变片粘设牢固,且感应灵敏,所述的胶料为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器本体与应变孔一体成型,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以及灵敏度。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的数显推拉力计,包括称重传感器、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面板、电连接在称重传感器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开设在传感器本体内的应变孔、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挂接部、用于将应变孔产生的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的电阻应变片,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开设在传感器本体内的应变孔、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挂接部、用于将应变孔产生的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的电阻应变片,所述的应变孔将所述的传感器本体形成为相平行设置的两条薄边以及连接在两条薄边之间的两个端部,且在所述的薄边的内侧形成有向薄边的外侧壁延伸的凹槽,所述的电阻应变片粘设在所述的凹槽内壁上且被包裹在胶料与凹槽之间,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显示面板上并嵌设在所述的应变孔内。
优化的,所述的挂接部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端部上,每个挂接部包括开设在端部的通孔,两个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端部的端面相垂直。
优化的,所述的传感器本体为长方体形,所述的应变孔开设在本体的中间,所述的传感器本体的长度为210~330mm,宽度为90~140mm,厚度为25~60mm,所述的应变孔的长度为92~96mm,宽度为75~79mm,所述的凹槽是半径为25~35mm的弧形且其与薄边的外侧壁最短距离为2.5~2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器本体与应变孔一体成型,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以及灵敏度。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贴膜,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与控制电路板相电连接的按键、两条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屏两侧的固定条,所述的贴膜上开设有与固定条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的贴膜卡设在固定条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称重传感器的挂接部与应变孔一体设计,使挂接部所受的外力能精确传递至应变孔,再由应变孔传递给电阻应变片,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以及感应的灵敏度,且应变孔结构简单,制作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数显推拉力计的爆炸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江南衡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江南衡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检测系统及温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通用飞机着陆径向线导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