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0568.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财;陈晓平;沈骝;赵长遂;刘道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58 | 分类号: | B65G5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变压 干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洁净煤发电及化工领域,涉及高压浓相气力输送的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气力输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等行业。高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中使用变压仓对常压下的煤粉气流进行加压。由于变压仓连接了低压的粉料仓与高压的输送料仓,且在其工作时需经常进行低压与高压的切换,变压仓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易出故障。锁斗罐在下料过程中容易产生“架桥”现象,造成下料不畅,从而影响气力输送的效率,会导致煤粉气流输送的不连续性。现在提出的齿轮泵的结构中含有两个齿轮啮合的结构,结构较复杂,易由于摩擦产生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变压仓仓体压力变化频繁导致变压仓故障频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泵体设置有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粉体入口、吸粉腔、转子腔、压粉腔和排粉出口,转子腔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将转子腔封闭;
转子腔内设置有转子,转子的转轴水平设置,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转子腔一侧的腔体上设置有与腔外连通的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从腔内至腔外依次连接的排气管、过滤器和减压阀;
转子腔内设置有六个密封台,六个密封台分为三组,每组包括两个密封台,一组设置在邻接吸粉腔的内壁上,其中的两个密封台以转轴所在竖直剖面对称,一组设置在邻接压粉腔的内壁上,其中的两个密封台以转轴所在竖直剖面对称,另一组设置在邻接排气管的转子腔内壁上,其中的两个密封台以转轴所在水平剖面对称;
转子为一带有两个缺口的圆柱体,缺口的截面形状为扇形,截面的扇形顶角大于15°,两个缺口截面的扇形弧长均小于排气管与压粉腔之间的弧长;
密封台上设置有沿转子径向伸缩的伸缩件,当密封台与转子接触时伸缩件可以沿转子径向收缩,当密封台与转子脱离接触时伸缩件伸展复位。
本发明中,密封台包括伸缩件、压缩弹簧和底座,底座与转子腔的内壁连接,伸缩件和压缩弹簧嵌入底座的凹槽中,伸缩件通过压缩弹簧与底座的凹槽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与现有用于加压的变压仓相比,本装置仅仅需要一个泵,而不需要繁琐的变压仓,结构简单,体积小,工程造价低,安装方便,易于维护;
(2)可代替仓泵输送系统中的变压仓,本装置在气体输送完干粉之后将高压空气排出系统外,可避免起拱,并有效避免因变压仓的频繁故障而导致的输送系统工作中断,提高送粉系统的可靠性;
(3)可以同时完成粉体的加压和输送过程;
(4)与现有的齿轮泵相比,本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带有两个缺口的转子及六个密封台等部件,比之齿轮泵的两齿轮啮合的结构更加简单,避免了齿轮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问题,不存在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问题,因而本装置比齿轮泵更加简单可靠;
(5)与传统意义上的泵相比,本发明对泵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密封台进行密封,从而使泵输送干粉气流成为可能,本发明的独特设计解决了化工、冶金等行业中高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变压仓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适用于大规模干粉气化、机械、化工、冶金和制药等行业的工业过程中的粉体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由常压仓至高压仓的干粉变压及输送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的正面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的侧面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的水平剖视结构图,图中不含转子,图4a、图4b分别对应两种形状的粉体入口。
图5是本发明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中的密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粉体入口1,泵体2,泵体前端盖21,后端盖22,转子3,转轴31,转子缺口32,吸粉腔4,密封台5,密封台伸缩件51,密封台压缩弹簧52,密封台底座53,转子腔6,排气管61,过滤器62,减压阀63,压粉腔7,排粉出口,8,,常压仓9,本发明非压缩式变压干粉泵装置10,高压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图1是带有本装置的干粉变压输送系统,粉体从常压料仓9顶部加入粉体输送系统,经本装置10变压输送至高压料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0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闭式环保节油加油枪枪口封闭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