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带牵引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0383.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曹保钰;朱真才;邱明权;江帆;周公博;曹国华;沈刚;王重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带 牵引 输送 自动 巡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带牵引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系统,尤其适用于带式输送机工作载荷和托辊数量较大的场合,实现带式输送机故障的自动巡检。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运输等优点,是井下煤矿运输的主要设备。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输送带上所承载的物料,使输送带保持在一定垂度下平稳的运行,是带式输送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托辊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异常状况,如托辊管壁磨穿、支撑轴承故障、托辊磨损等,严重影响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连续工作,所以针对托辊运行状况的实时 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内针对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的检测水平较低,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期巡检,通过托辊运行过程中的声音来判断托辊是否存在故障,诊断正确率比较低。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带式输送机跨度较大,导致人工巡检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一旦故障托辊未被及时发现,将会直接导致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的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同步带牵引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器、主动带轮、同步带、支撑带轮、从动带轮、巡检装置和导轨,所述电动机设在带式输送机端头侧,电动机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经锥齿轮传动连接主动带轮,主动带轮、支撑带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两侧经槽钢固定在与底座相连接的角钢上;从动带轮固定在带式输送机的另一端头侧,从动带轮的下部设有张紧装置,同步带环绕在主动带轮、支撑带轮、从动带轮上并与其相啮合;在同步带的一侧设置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可作往复运动的巡检装置,巡检装置的一侧通过连接装置与同步带相固定,巡检装置的另一侧设有对带式输送机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器。
所述的主动带轮、支撑带轮、从动带轮均水平安装,同步带与主动带轮、支撑带轮、从动带轮水平环绕啮合;所述的支撑带轮为多个,间隔二十米设置一个;所述的巡检装置包括设在导轨上的车轮,车轮上设有一侧固定连接装置的移动架,移动架上固定有巡检仓;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圆柱形连接杆和设在圆柱形连接杆端部用于夹紧固定同步带的夹紧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巡检和实时监测功能,通过对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使面对带式输送机一侧的巡检装置以任意速度运动,以此采集到带式输送机任意托辊位置的数据信号,对采集的数据信号处理后判断带式输送机的托辊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将启动报警系统,若无故障巡检仓继续运行。通过巡检装置在导轨上的往复运动,对带式输送机上的托辊实现自动巡检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存在异常的托辊,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其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省时省力,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步带牵引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步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动机-1,减速器-2,主动带轮-3,同步带-4,支撑带轮-5,连接装置-6,从动带轮-7,张紧装置-8,巡检装置-9,导轨-10,底座-11,带式输送机皮带-12,托辊-13,信号采集器-14,槽钢-15,轴承座-16,支撑板-17,锥齿轮-18,角钢-19,固定台-20,车轮-21,导轨固定装置-22连接轴-23,移动架-24,巡检仓-25,连接杆-26,夹紧块-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0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组装式发动机模型
- 下一篇:一种清肺和胃的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