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保鲜冷藏保鲜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9782.0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金麦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4 | 分类号: | A23B7/04;A23B7/16;A23B7/159;A23B7/157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栗 保鲜 冷藏 技术 | ||
技术领域
我国板栗种植面积约123万亩, 年产量50多万吨,占世界板栗总产量的50%以上,产量和品质在世界食用板栗中均居首位, 属出口创汇额较高的干果产品之一。板栗的收获季节主要集中在9月份, 由于成熟集中, 采集时气温高, 加上板栗的呼吸作用强,所以极不耐贮藏,每年因贮藏不当造成的腐烂、损失率高达25-50%,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板栗的传统贮藏方法主要有沙藏、窖藏、作物秸秆贮藏等方法,在贮藏过程中易出现虫害、失水、霉烂等问题, 即使贮藏于0-4℃ 冷库条件下, 4个月烂果率也高于40%, 所以板栗贮藏保鲜始终是一个难题。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板栗保鲜冷藏保鲜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栗保鲜冷藏保鲜技术,提高板栗的保鲜效果和延长贮藏时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栗保鲜冷藏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采收
板栗采收集中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选晴天露水干后,用竹竿敲击成熟栗果进行采收,板栗采收脱蒲后堆放在室内,散开晾置1-2天;
(2)挑选与分类
先对采收后的新鲜板栗进行挑选,剔除虫蛀、霉变的板栗以及其它杂质,再按照板栗的大小规格进行均匀分类;
(3)预处理
将分类后的板栗加入2-3%焦亚硫酸钠+3-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处理30-40分钟,去除漂浮果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
(4)、处理后的板栗放入保鲜袋内,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板栗,每袋500-600g,装筐;
(5)、分级预冷
1)、首先在4-6℃下保存:先在湿度75-78%环境下,贮藏3-5天;再在湿度84-87%环境下,贮藏3-5天;最后在湿度93-96%环境下,贮藏3-5天;
2)、再在0-2℃下保存:先在湿度75-78%环境下,贮藏3-5天;再在湿度84-87%环境下,贮藏3-5天;最后在湿度93-96%环境下,贮藏3-5天;
(6)保鲜冷藏
在冷库中,调节库温-4- -2℃,高节湿度93-95%,进行贮藏,每月定时调查好果率。
所述的处理后的板栗采用1-2mmol/L的水杨酸溶液拌和粘土成泥,至粘土含水率为11-13%左右,包覆在板栗,然后再装进保鲜袋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分级预冷技术,使得板栗逐渐适应保藏环境,保鲜期可达7-8个月,完好率达94%。通过用1-2mmol/L的水杨酸溶液拌和粘土包覆板栗,能使得板栗的保鲜期延长到1年时间,完好率达到98%,失重率为3-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板栗保鲜冷藏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采收
板栗采收集中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选晴天露水干后,用竹竿敲击成熟栗果进行采收,板栗采收脱蒲后堆放在室内,散开晾置1-2天;
(2)挑选与分类
先对采收后的新鲜板栗进行挑选,剔除虫蛀、霉变的板栗以及其它杂质,再按照板栗的大小规格进行均匀分类;
(3)预处理
将分类后的板栗加入3%焦亚硫酸钠+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处理30-40分钟,去除漂浮果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
(4)、处理后的板栗直接放入保鲜袋内,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板栗,每袋500-600g,装筐;
或者处理后的板栗采用2mmol/L的水杨酸溶液拌和粘土成泥,至粘土含水率为11-13%左右,包覆在板栗,然后再装进保鲜袋内。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板栗,每袋500-600g,装筐;
(5)、分级预冷
1)、首先在4-6℃下保存:先在湿度75-78%环境下,贮藏3-5天;再在湿 度84-87%环境下,贮藏3-5天;最后在湿度93-96%环境下,贮藏3-5天;
2)、再在0-2℃下保存:先在湿度75-78%环境下,贮藏3-5天;再在湿度84-87%环境下,贮藏3-5天;最后在湿度93-96%环境下,贮藏3-5天;
(6)保鲜冷藏
在冷库中,调节库温-4- -2℃,高节湿度93-95%,进行贮藏,每月定时调查好果率。
直接装袋情况下,保鲜期可达7-8个月,完好率达94%。
粘土包覆后能使得板栗的保鲜期延长到1年时间,完好率达到98%,失重率为3-4%。外观保持良好,栗仁新鲜,口感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金麦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金麦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