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9084.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洛伊特格布;沃尔特·卡格尔;约瑟夫·里格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瑙伊***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之间 进行 通信 方法 以及 相应 设备 | ||
1.一种用于在两个设备(10,2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100),所述设备设置用于在第一通信模式中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在第二通信模式中将激活序列(110)从所述第一设备(10)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20),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发起通信;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将数据(120)从所述第二设备(20)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10);其中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20)的所述激活序列包括:
-发起序列,
-对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数据通信的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序列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所请求的通信的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第二设备(20)至所述第一设备(10)的发送被这样长地延迟,直到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至少一个典型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典型特征包括载波频率。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具有不同的载波频率。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以13.56MHz的载波频率工作,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在150kHz至2MHz的载波频率上工作。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符合ISO 14443。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10)是近场通信前端,并且所述第二设备(20)是安全元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接口(30)以13.56MHz的载波频率工作。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所述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中的所述通信相比发生在OSI层模型的更高层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在载波频率和编码方法方面是不同的。
12.一种包括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的系统(5),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过通信接口(30)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设置用于在第一通信模式中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设备(10)设置用于,在第二通信模式中将激活序列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20),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式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起数据的发送;
其中从所述第一设备(10)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20)的所述激活序列包括:
-发起序列,
-对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数据通信的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5),其中所述激活序列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所请求的通信的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5),其中所述第一设备(10)是近场通信前端,并且所述第二设备(20)是安全元件。
15.一种电子设备(20),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通信接口并且设置用于在第一通信模式中与另一个设备(10)通信,其中所述设备(20)设置用于在第二通信模式中接收激活序列,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发起数据的接收;其中由所述设备待接收的所述激活序列包括:
-发起序列,
-对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数据通信的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20),其中所述激活序列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的所请求的通信的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20),其中所述设备是安全元件。
18.一种移动的终端设备(200),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20)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和/或设置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是移动电话、便携的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游戏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卡或者个人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0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