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吸能型安全岛防撞岛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89018.3 | 申请日: | 2012-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庆;方海;齐玉军;黄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吸能型 安全岛 防撞岛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岛岛头,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道路收费、公路安全岛等处设置的可进行缓冲吸能的安全岛防撞岛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各高等级公路不断兴建的同时,道路收费站也不断增加,虽然大大提高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道路收费站的交通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多,车辆冲撞安全岛岛头甚至直接冲撞收费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该类事故的发生,既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交通中断导致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加固收费站安全岛的防撞设施建设对于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交通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安全岛建造方面,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材料为混凝土,这种安全岛需要根据不同的路面修建不同的基础,施工维修较复杂,在安全岛岛头涂装过程中还需要将混凝土修补平整,此外由于硬度和刚度较大,缺乏缓冲机制,因此其撞击反力很大,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车辆的损坏。
因此,具有较小硬度和刚度以及缓冲耗能机制并且施工维修简便的柔性安全岛岛头,可具有良好的防撞效果,在未来收费站安全岛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推广、施工简便的能充分吸收撞击能量、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缓冲吸能型安全岛防撞岛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吸能型安全岛防撞岛头,包括防撞单元、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安全岛防撞岛头由一个或多个防撞单元通过连接件组合而成,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路面或安全岛前端,防撞单元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填充材料体构成;
所述外壳包括复合材料面层,所述填充材料体包括空间格构体和耗能材料,空间格构体由纤维腹板布置而成,耗能材料位于空间格构体内部空隙和/或空间格构体与外壳的内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为复合材料面层构成的实心壳体或者为复合材料面层与夹心材料构成的夹层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空间格构体由纤维腹板呈单层单向、单层双向、多层单向或多层多向布置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索、不锈钢链、缆绳、钢绞线、尼龙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销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材料面层和纤维腹板采用纤维与树脂制成,所述的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混杂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无机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芯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碳泡沫、PEI泡沫和PMI泡沫、Balsa木、泡桐木、杉木或强芯毡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耗能材料为聚氨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碳泡沫、PEI泡沫、PMI泡沫、Balsa木、泡桐木、杉木、泡沫铝、泡沫砂、蜂窝、圆管、毛竹、橡胶轮胎、橡胶粒、橡胶块、聚氨酯弹性体、砂、泡沫颗粒与砂的混合料、聚苯砂浆、空心管、空心塑料球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岛防撞岛头的形状与安全岛的具体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安全岛防撞岛头的形状可为梯形、圆柱形、半圆柱形、不规则形状,并具有预留孔洞、孔道和/或具有预埋件,与路面或安全岛前端固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防撞单元可通过连接件快速连接形成整体,且单元损坏后可单独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2、本发明的防撞单元具有永久性的涂装效果,且优于混凝土安全岛岛头。
3、本发明防撞单元的外壳采用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耐腐蚀性能极其优越,能在酸、碱、海水等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
4、本发明的填充材料体采用在空间格构体内填充耗能材料实现缓冲耗能,整体吸能效果好,撞击反力小,可减小人员和车身的损坏。
5、本发明的防撞单元尺寸外形设计灵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既有安全岛设施的改造,也可用于新建安全岛端部防护设施的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撞单元构造示意图;
图2-图7为本发明的安全岛防撞岛头示意图;
图8-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重载列车自动定量装卸系统
- 下一篇:备用电源在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