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752.8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耘;袁埜;吴亚琴;朱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120 等分 复合 管壳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波管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管壳广泛应用于行波管的装配中,常规的复合管壳的内孔的二次加工是在慢走丝机床上以极靴外圆定位,切割内圆。这种加工方法存在三个问题:焊接时焊料流淌至极靴外圆,外圆不圆需要修整,很难保证内圆与外圆同心;管壳装配时以内孔定位,割内孔的基准和装配基准不一致;当极靴上有散热片时,外圆无基准。且现有技术的复合管壳三等分直槽的加工采用线切割机床直接割槽或用简易拉刀拉槽。这样的加工方法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槽有大小头和腰鼓形现象,槽底不清角。直槽粗糙度、直线度达不到图纸要求,影响螺旋线组件装配精度;线切割加工的直槽不具有二次加工性,如果装配时发现槽深度不够,无法再加工,管壳只能报废,成本较高;简易拉刀无圆孔定位,三槽同时加工,拉刀刀口不能排除切削物,拉刀无导向齿,无校正齿,故加工出的直槽精度差,且对称度不好,该加工方法加工工时多,成本高。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一种复合管壳内孔与原基准孔同轴度高,内孔无腰鼓形现象,直线度好,120°等分精度高的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所制备的复合管壳具有内孔与原基准孔同轴度高,内孔无腰鼓形现象,直线度好,120°等分精度高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复合管壳内孔的加工:将复合管壳安装在固定架上,使复合管壳的上、下定位孔在一条垂直线上,然后先用线切割机床在复合管壳中心切割一小于图纸尺寸的圆孔,然后再用珩磨床珩磨至图纸尺寸,使复合管壳的内孔的粗糙度达到Ra0.4μm,直线度0.01mm以内;
b、复合管壳120度等分直槽的加工:取步骤a加工好内孔的复合管壳固定在夹具上,保证垂直度,然后在复合管壳的二端安装二个结构相同的六边形芯模座,所述的六边形芯模座的中心开设有芯模座内孔,所述的芯模座内孔有三个120度等分直槽,然后将芯杆插入在复合管壳内孔内,所述的芯杆外周有三个120度等分平面,并且芯杆上开有拉刀槽,将拉刀放入在芯杆上的拉刀槽内;
将固定在夹具上的复合管壳安装在车床上,将拉刀连接在车床尾座中的固定夹上,开启车床,使拉刀在加工好内孔的复合管壳内加工直槽,加工好一侧直槽后,把芯杆和拉刀转120度角,再加工另一直槽,采用同样方法加工制得120度三等分的直槽。按以上加工直槽的方法,只要转动芯杆和拉刀两次,即可完成三等分直槽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所述的拉刀包括拉杆,切削齿,安装在切削齿下端的导向齿和安装在切削齿上端的校准齿。所述的拉杆长度大于复合管壳的长度。本发明采用曲线齿背型拉刀,拉刀容屑槽的设计充分考虑容屑空间,防止切屑在槽内挤塞,影响加工表面质量,避免刀齿崩刃或拉刀断裂。该拉刀切削刃长,一次行程即可完成粗切、半精切及精切加工,生产效率极高;拉削过程平稳;切削层厚度薄而均匀,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拉刀使用寿命长。经过本发明专门设计的拉刀加工出的三等分直槽尺寸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直槽无大小头,直线度能达0.01mm,无毛刺,根部完全清角,粗糙度达到Ra0.4μm。可克服现有技术拉刀存在的直槽有大小头和腰鼓形现象,槽底不清角,直槽粗糙度大、直线度不高,对称度不好,成本高等缺点。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所述的芯模座内孔和芯杆的直径为复合管壳内孔的直径。这样芯杆插入复合管壳后不会移动,将拉刀放置在芯杆的拉刀槽内进行加工,从而能保证直槽的加工精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带有120度等分直槽的复合管壳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对接架构
- 下一篇:一种压紧螺栓及压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