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深度连接沟槽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88481.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良;蔡莹;徐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02;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连接 沟槽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低深度连接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底部位于硅衬底上的外延层中,不深入到衬底;沟槽内填充多晶硅;沟槽底部具有离子注入区连接沟槽内的多晶硅和外延下的硅衬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其特征在于:沟槽内填充的多晶硅为高磷掺杂的多晶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第1步,在硅衬底上生长外延;
第2步,在外延上淀积一层氧化硅,并进行光刻和干刻打开氧化硅沟槽区窗口,去除光刻胶;
第3步,对沟槽打开区域进行刻蚀,在外延层中刻蚀出沟槽;
第4步,进行离子注入,及快速热过程激活注入的杂质离子;
第5步,淀积多晶硅,多晶硅填充满沟槽并覆盖氧化硅层;
第6步,反刻多晶硅,将氧化硅层表面的多晶硅去除;
第7步,去除氧化硅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步中,衬底为重掺杂的N型硅衬底,外延为轻掺杂的N型外延,外延厚度为1.6~2.4μ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中,氧化硅层作为沟槽刻蚀的硬掩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中,刻蚀的沟槽深度比外延层的厚度低0.2~0.6μm,是为槽壁陡直的沟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中,离子注入杂质为磷,注入的剂量为2x1015~8x1015CM-2。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5步中,淀积的多晶硅为高磷掺杂的多晶硅。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深度连接沟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6步中,反刻多晶硅至沟槽内的多晶硅表面与轻掺杂的N型外延表面齐平,与外延层表面的高度误差在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4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