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8441.1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玉野秀明;吉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田电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2 | 分类号: | H02K3/02;H02K5/02;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礼华;毛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是适用于例如吸尘器、电风扇等家电制品的电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必须采用电能动力的家庭用的电气制品(家电)中,使用电动机。家电中,像吸尘器或电风扇这样频繁搬动使用的电器,强烈要求改善性能/功能,且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因此,即使在家电中使用的电动机,实现更小型化/轻量化也成为课题。
以往,为了实现电动机的轻量化,提出由比重比铜线小的铝线形成线圈的技术。但是,铝与铜相比,发热量大,因此,存在因线圈内部发热易加热电动机的问题。为此,在由铝线形成线圈时,必须有效冷却因线圈内部发热而温度上升的电动机。
对于这样的问题,提出由铝线形成圆筒状线圈,同时,由铝或铝合金形成保持该线圈的圆盘状的枢毂,实现散热性和轻量化的电机(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还有,也提出以下轻量电机:由铝线形成线圈,同时,用铝合金形成电机安装板和轴承套,能使在电机内部产生的热有效散热(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2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04284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以往电机,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轻量化和高散热性。但是,如果考虑到今后需要在越来越小型化的家电中使用,则要求对由于电机小型化相对增加的内部发热进行更加有效的散热。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上述以往电机相比,能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和高散热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旋转电机至少包括线圈或绕组、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的轴承、固定支承轴承的支架、以及固定支承轴承的壳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线圈或绕组、支架、以及壳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旋转电机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支架侧向轴承侧送风的扇叶以及覆盖该扇叶的风扇罩,进一步由铝或铝合金构成该风扇罩。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线圈或绕组,再加上安装量(重量)大的支架和壳体也由比重比以往钢板小的铝或铝合金构成,因此,可以使旋转电机更轻量化。并且,铝或铝合金与钢板相比,热传导率良好,因此,由线圈或绕组产生的热传递到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支架和壳体,进行有效散热。由此,可以对因线圈或绕组的内部发热而温度上升的旋转电机进行有效冷却。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形态,在进一步包括用于送风的扇叶和风扇罩而构成的旋转电机中,由铝或铝合金构成安装量(重量)大的风扇罩,因此,可以使带有扇叶的旋转电机更轻量化。并且,位于送风空气通道的支架和壳体由热传导率良好的铝或铝合金构成,因此,可以使线圈或绕组的内部发热有效传导至支架和壳体,能更高速地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构成例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构成例的分解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1-轴
2a,2b-轴承
3-转子铁心
4-转子线圈
5-定子铁心
6-定子线圈
7-端部支架
8-壳体
9-叶轮
10-导向叶片
11-风扇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和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电机)的构成例的图。图1是电动机的截面图,图2是电动机的分解图。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适用于例如吸尘器或电风扇等家电。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包括轴(输出轴)1、旋转自如地支承该轴1的轴承2a,2b、作为转子的转子铁心3、卷绕在该转子铁心3上的转子线圈4、作为定子的定子铁心5、卷绕在该定子铁心5上的定子线圈6、固定支承轴承2a的端部支架7、固定支承轴承2b同时将上述各部分作为整体覆盖的壳体8。
又,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进一步包括用于从端部支架7侧向轴承2b侧送风的叶轮9、对该叶轮9旋转进行导向的导向叶片(导向扇叶)10、以及覆盖叶轮9的风扇罩11。图1中用箭头表示由叶轮9送风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田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山田电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摩托车扭杆式前悬挂装置
- 下一篇:电线接头和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