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88345.7 | 申请日: | 2012-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徐洁;汪立君;周宇光;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18/65 | 分类号: | C08G18/65;C08G18/64;C08G18/32;C08H8/00;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泡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玉米芯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柠檬酸缓冲液中,所述水解反应后的滤渣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进行酶解反应,抽滤得经酶解的玉米芯残渣;
(2)所述经酶解的玉米芯残渣和玉米芯粉的混合物在液化剂和浓硫酸的作用下经液化处理得到液化产物;所述液化剂为聚乙二醇400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3)所述液化产物与稳定剂和催化剂混合后得到黑料;所述稳定剂为硅油或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三乙胺的混合物;
(4)乙二醇和无水葡萄糖在磷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粗乙二醇葡萄糖苷;
(5)异氰酸酯与所述粗乙二醇葡萄糖苷混合后得到白料;
(6)将所述白料与所述黑料在搅拌下混合得到混合物,该混合物经发泡成型即得所述聚氨酯泡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玉米芯粉的粒径为20目~80目;所述稀硫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1.5%;
所述水解反应中,所述玉米芯粉与稀硫酸的质量份数比为1:(8~12),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110~130℃,时间为1.5~2小时;
所述酶解反应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pH值为4.5~5.5,所述酶解反应的温度为48~52℃,时间为22~24小时;
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750~850U/g所述玉米芯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液化剂中,所述聚乙二醇400与丙三醇的质量份数比为(3.5~4.6):1;所述液化处理的温度为130~160℃,时间为120~15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浓硫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7~98%,所述浓硫酸的加入量为聚乙二醇400和丙三醇混合物质量的3~4%;
所述经酶解的玉米芯残渣与所述玉米芯粉的质量份数比为1:(0.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化产物、稳定剂和催化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0.04~0.06):(0.05~0.09);
所述催化剂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三乙胺的质量份数比为(0.04~0.06):(0.01~0.0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乙二醇与无水葡萄糖的摩尔份数比为(3~5):1;所述磷酸的用量为所述无水葡萄糖的质量的1.3~1.7%。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30℃,压力为5000~6000Pa,时间为1.2~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与粗乙二醇葡萄糖苷的质量份数比为(5~25):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粗乙二醇葡萄糖苷与所述液化产物的质量份数比为(0.05~0.2):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混合物在1100~13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7~12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