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动、静脉栓塞的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88310.3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2935189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0
发明(设计)人: 葛才志 申请(专利权)人: 葛才志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P9/14;A61K35/64;A61K35/62
代理公司: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马祥明
地址: 250308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静脉 栓塞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用于治疗下肢动、静脉栓塞的药物。

背景技术

动、静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下肢,一般单侧发病,主要症状为下肢肿胀厉害,病重者不能下床走路,如将下肢远端抬高,肿胀减轻。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动、静脉栓塞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药物:

大活10、川夕15、赤芍15、当归10、川芎15、土元10、地龙10、鸡血藤30、丹参30、桃仁10、红花10、元胡15、水蛭10、僵蚕10、木瓜15、苡米30、王不留15、黄芪30。

所述中药制剂为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糖浆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所述丸剂是蜜丸、水丸、糊丸或者浓缩丸,所述膏剂可以是流浸膏、浸膏、或者煎膏剂。

治疗动、静脉栓塞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汤剂的煎服方法为:以克为单位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药,首次煎以冷水800~1000毫升,将全部原料浸泡30分至60分钟后,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汁;二煎加入冷水或开水500~800毫升文火再煎20~25分钟,两次滤出药汁掺匀。

服用方法早晚分2次温热内服,一日一剂。

中医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传统医学治疗本病症的思路是:益气行血,搜风祛寒,活血通络,散结止痛,清热解毒。依照这一原则在本发明中大活为引经药引药下行,川夕、赤芍、当归、川芎、土元、地龙、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元胡、水蛭、僵蚕为活血化瘀药物,木瓜、苡米、除湿消肿,王不留通经活络,黄芪鼓动气血,形成气行血则行,栓塞自然畅通。

本人使用本发明药物对近百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病情较轻的年轻患者服用20剂病情痊愈,病情较重者服用40-50剂也可痊愈。

王某某女60岁,1995年患病下肢肿胀厉害,痛不可忍,不能下床出门需要坐轮椅,服用本发明药物50剂,治愈能独立行走,从事一般家务劳动。

葛某某女45岁,1998年患病突然下肢肿胀厉害,疼痛难忍,服用本发明药物20剂后治愈,如发病前正常生活劳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实施例1,以克为单位按照下述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药物:

大活10、川夕15、赤芍15、当归10、川芎15、土元10、地龙10、鸡血藤30、丹参30、桃仁10、红花10、元胡15、水蛭10、僵蚕10、木瓜15、苡米30、王不留15、黄芪30。首次煎以冷水800~1000毫升,将全部原料浸泡30分至60分钟后,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汁;二煎加入冷水或开水500~800毫升文火再煎20~25分钟,两次滤出药汁掺匀。早晚分2次温热内服,一日一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才志,未经葛才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