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其油分离系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224.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勇;蒋玲波;徐烽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予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汪永生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制冷 压缩机 及其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油气分离器(10),所述一级油气分离器(10)安装在所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齿轮箱(20)内;
二级油气分离器(30),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安装于所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部件(40);
平衡管(50),所述一级油气分离器(10)分离出的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混合气体依次流经所述平衡管(50)和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
回油管(60),由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分离出的润滑油经过所述回油管(60)流入所述齿轮箱(20);由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分离出的制冷剂进入所述吸气部件(40)的吸气口(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系统还包括具有孔的支架,所述一级油气分离器(10)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齿轮箱(20)的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油管(60)上的截止阀(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部件(40)包括内管(41)和套在所述内管(41)外侧的外管(42),所述内管(41)的一端与所述外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管(41)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吸气口(45),所述外管(4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43),所述平衡管(50)与所述进气口(43)连接,且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设置在所述外管(42)与所述内管(41)之间的环状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包括环形侧壁(31)和具有孔的底壁(32);所述内管(41)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凸缘(46);所述内管(41)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壁(32)上的孔,所述环形侧壁(31)抵靠在所述外管(42)的所述进气口(43)处的凸台(47)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润滑油出口(44),所述回油管(60)与所述润滑油出口(44)连接。
7.一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齿轮箱(20)内安装一级油气分离器(10),以便对所述齿轮箱(20)内的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混合气体进行一级分离;
在所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部件(40)处安装二级油气分离器(30);
利用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对所述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进行二级分离,使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分离出的润滑油经过回油管(60)流入所述齿轮箱(20),使所述二级油气分离器(30)分离出的制冷剂进入所述吸气部件(40)的吸气口(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一级油气分离器(10)通过带有孔的支架安装在所述齿轮箱(20)的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回油管(60)上设置截止阀(70)。
10.一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包括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系统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2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摩托车
- 下一篇:帽钢龙骨与轻质砼相结合的组合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