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7812.4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范开娟;李文勇;李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佳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24 | 分类号: | D06M14/24;D06P1/39;D06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绸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真丝绸的原料是蚕丝,其主要成分是丝素。丝素是由约18种氨基酸以一定规律缩合而成的蛋白质,其中结构简单的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最高(60%左右),因此,丝素蛋白质肤链的空间位阻小,有利于形成紧凑的白一折叠结构,纤维结晶度较高。与其它蛋白质一样,丝素在水中呈两性,其等电点pH为3.5-5.2,不耐碱和强酸。目前广泛用于丝绸染色的是酸性染料,其中尤以弱酸性染料为常用,如偶氮类染料、三苯甲炕类染料、葱自昆类染料等,因为弱酸性染料的溶解性和上染性适中,染浴pH值适宜。但是,由于染料分子无法进入结构紧密的纤维结晶区,而且蚕丝纤维非结晶区中能与染料分子结合的活性基(上染位置〉也较少,造成真丝绸染色性能差。主要表现为:上染率低,形成大量染料废水,增加环境压力:染色温度高,须在接近沸点的染液中染色,能耗高,容易损伤丝绸:得色率低,难以染成深色:色牢度低,不耐洗涤,影响了丝绸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真丝绸通过与阳离子型单体溶液经紫外光辐照接枝反应成接枝阳离子型单体,除去未反应的接枝单体,然后在15℃-50℃的温度下将接校处理的真丝绸用酸性染料进行常规染色处理。
所述的阳离子型单体为含氨基的丙烯酸酶单体,该真丝绸接枝阳离子型单体的接枝率为1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酸性染料在真丝绸上的染色性能,上染率和染色深度好,降低染色加工温度,且不需使用光引发剂和光敏剂,降低了成本,环保、节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先将真丝绸通过与阳离子型单体溶液经紫外光辐照接枝反应成接枝阳离子型单体,除去未反应的接枝单体,然后在15℃-50℃的温度下将接校处理的真丝绸用酸性染料进行常规染色处理。
所述的阳离子型单体为含氨基的丙烯酸酶单体,该真丝绸接枝阳离子型单体的接枝率为10-20%。
实施例2
一种真丝绸的染色方法,先将真丝绸通过与阳离子型单体溶液经紫外光辐照接枝反应成接枝阳离子型单体,除去未反应的接枝单体,然后在15℃-50℃的温度下将接校处理的真丝绸用酸性染料进行常规染色处理。
所述的阳离子型单体为含氨基的丙烯酸酶单体,该真丝绸接枝阳离子型单体的接枝率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佳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佳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免胶踢脚线
- 下一篇:一种家用智能型熨烫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