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汽车外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7618.6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冷鼎鑫;范慧萍;盛文德;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28/14 | 分类号: | B60K28/14;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1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汽车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外壳,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外壳。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在人们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汽车的种类繁多,而且样式也千差万别,但基本可以概括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类。对于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物品,对于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汽车的壳体会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为了实用,对于汽车外壳的材料:汽车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刮擦现象,尤其是在夜间倒车的时候。
传统的汽车外壳不具有自动监测车体与外界物体间距的能力,因而汽车很容易因驾驶员的不慎而产生刮擦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汽车外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汽车外壳,由壳体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与所述控制部分连接。
所述壳体部分由外壳、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红外传感器、探测装置外壳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外壳上部,照明灯安装在外壳上,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外壳周围,探测装置外壳安装在外壳上。
所述控制部分由单片机、驱动芯片、大步进电机、旋转体、小步进电机、超声波探测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组成,其中驱动芯片通过线路与单片机连接,红外传感器通过线路与单片机连接,超声波探测装置通过线路与单片机连接,大步进电机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连接,小步进电机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连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连接,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连接,大步进电机、旋转体、小步进电机、超声波探测装置安装在探测装置外壳内部。
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大步进电机控制旋转体的转动,小步进电机控制超声波探测装置的转动。红外传感器的作用是当车体与外界物体间距达到设定值时,红外传感器将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的信号经驱动芯片传给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最后使车体停止移动。超声波探测装置的作用是时时监测车体与外界各物体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对这一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经驱动芯片传给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会显示可避开障碍物的有效路径。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倒车时可有效防止车碰到其它物体,并能帮助司机迅速找到倒车路径,可使汽车在夜晚行驶时非常安全,另外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壳体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大步进电机、旋转体、小步进电机、超声波探测装置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1、外壳;2、太阳能电池板;3、照明灯;4、红外传感器;5、探测装置外壳;6、单片机;7、驱动芯片;8、大步进电机;9、旋转体;10、小步进电机;11、超声波探测装置;12、液晶显示装置;13、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智能汽车外壳,由壳体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与所述控制部分连接。
所述壳体部分由外壳1、太阳能电池板2、照明灯3、红外传感器4、探测装置外壳5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在外壳1上部,照明灯3安装在外壳1上,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外壳1周围,探测装置外壳5安装在外壳1上。
所述控制部分由单片机6、驱动芯片7、大步进电机8、旋转体9、小步进电机10、超声波探测装置11、液晶显示装置12、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13组成,其中驱动芯片7通过线路与单片机6连接,红外传感器4通过线路与单片机6连接,超声波探测装置11通过线路与单片机6连接,大步进电机8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7连接,小步进电机10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7连接,液晶显示装置12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7连接,发动机急停控制装置13通过线路与驱动芯片7连接,大步进电机8、旋转体9、小步进电机10、超声波探测装置11安装在探测装置外壳5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未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