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7566.2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邢剑;钱珞江;王云鹤;邹永铸;张海艳;任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钱珞江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压控 脉冲 分级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级恒流充电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数千安时以上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多年来一直沿用分级恒流充电方式,即逐级降低充电电流,整个充电过程根据电池型号通常分为5~7级,末级电流一般设置为第一级电流的10%左右,转级控制的判据为蓄电池电压升至析气点。这种传统分级恒流充电方式在实用中存在一个现象:由于极化累积效应,每次转级(降低充电电流)后蓄电池电压很快又重新升至析气点而再次转级,致使第一级充电结束后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内就转入末级充电阶段。该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充电过程时间长、末级充电阶段电池电压长时间高于析气点而产生剧烈气体析出、充入的电能大部分损耗于溶液的电解水反应而非提高溶液密度/电池蓄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级恒流充电电流值相同条件下、本方法使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至少缩短35%以上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端电压(脉动电压平均值)始终未超过析气点电压、电池析气量明显大幅降低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
本发明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在各阶段脉冲充放电过程中的端电压电压平均值被恒定控制在微量析气点,充电脉冲逐渐变窄、放电脉冲逐渐变宽,电流平均值缓慢下降,其规律与铅酸蓄电池最佳充电特性(马斯曲线)相吻合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
本发明最后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会在现有的大功率充电设备制造水平上增加工艺难度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针对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在每级恒流充电阶段附加一段具有去极化作用的脉冲充放电过程。
在上述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所述的每级恒流充电阶段包括恒流充电和脉冲充放电过程,其中脉冲过程的充电电流幅值与本阶段的恒流值相同、放电电流幅值各阶段统一取值为第一阶段恒流值的0.5~1%。
在上述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整个充电过程分为n级阶段,每个阶段的充放电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恒流充电电流I1值按电池电极端子及其连接电缆额定电流设置,第2、3···n阶段的恒流充电电流I2、I3 ···In分别取值为I1的1/2、1/3···1/n;各阶段充放电脉冲过程的充电电流取值分别与本阶段恒流充电的电流值相同,即I1、I2、I3···In;各阶段充放电脉冲过程的放电电流各阶段统一采用相同小电流,取值If= (0.005~0.01)I1。
在上述的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第1阶段恒流I1充电过程持续到电池电压升至析气点Vr,尔后进入电压控制的If至I1至If至I1至…脉冲充放电过程,其中充、放电脉冲转换的控制电压分别为(0.95~0.98)Vr和Vr;第2阶段的I2恒流充电和If至I2至If至I2至…脉冲充放电两个过程的过程控制与第一阶段相同,充放电脉冲转换控制电压也相同;第3阶段的I3恒流充电和If至I3至If至I3至脉冲充放电两个过程过程控制与第二阶段相同,充放电脉冲转换控制电压也相同;最后第n阶段的In恒流充电和If–In-In-In-脉冲充放电两个过程过程控制亦与第一阶段相同,但充、放电脉冲转换控制电压改为(0.95~0.98)Vr和(1.02~1.04) V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钱珞江,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钱珞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因在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与凋亡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焦炉煤气高效预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