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菜田内菜蟹立体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86984.X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7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郑宪清;吕卫光;袁大伟;李双喜;宋科;陶晓斌;张惠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01G1/00;A01G9/02;A01B79/0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许亦琳;余明伟
地址: 201106 上海市闵***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菜 田内菜蟹 立体 生态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菜蟹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菜田内菜蟹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生产,既,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农业模式。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此模式可以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立体种养结合在推进农业科技术进步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尤指短尾族的种类,亦包括其他一些类型,约4500种,见于所有海洋、淡水及陆地。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动,亦用扁平桨状的附肢游泳,动作灵巧。一小部分蟹类完全在淡水中生长繁殖,它们多栖息于山区溪流的石块下。还有少数蟹类如地蟹能适应陆地生活,穴居于潮湿的泥洞中,繁殖时期则迁移下海。蟹类绝大部分为杂食性。有些蟹类是肉食性,如梭子蟹可捕食鱼、虾及软体动物等。少数蟹类如股窗蟹则刮食或滤食藻类及有机碎屑。中国约600种,其中最主要的为河蟹(中华绒螯蟹)我国人民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天子时代。直到今天,金秋时节,持蟹斗酒,赏菊吟诗还是人们的一大享受。可见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奇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河蟹自然资源量的大幅度衰减,其人工养殖逐渐兴起,出现了大量的室内外人工池塘、湖泊、海水围田等的养殖方法,并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池塘养殖存在投资成本高,池塘施肥、消毒、饲喂填料等废弃物造成环境二次污染,也影响河蟹的品质。因此近年来,水产养殖模式及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关注。谷孝鸿建立了一种生态化养殖螃蟹技术(CN200810025003)采用围网养蟹和围拦养草交替间隔的方式,实现了物质的高效循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提高水体水质。龚丽贞建立了一种海滩涂围塘虾蟹贝混养的低碳环保高效养殖管理方法(CN201010279669)具体涉及为海滩涂围塘虾蟹贝混养的养殖管理,目的在于减少养殖过程中水产养殖废物的产生及排放,减少养殖区周围水域富营养化污染,克服了传统养殖管理的盲目施肥、大排大灌造成的环境污染、病害频发问题。但以上方法还是建立在河蟹的单一养殖上,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在现有的生态养殖理论与技术上继续创新,摸索更健康环保的生态养殖模式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点。齐遵利(CN201110236976)、李晓东(CN200510046166)和马旭洲(CN201210044666)等分别建立了稻田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利用水稻、害虫、河蟹等生物之间形成的生物链的互控互促作用,并根据水稻各生育规律和生物的有机结合,改善稻蟹共生生态环境,实现稻蟹产品无公害化、营养化的一项种养新技术,不但实现了水稻丰收又可获得河蟹高产,还可充分利用土地及水资源进行生态调控,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供了绿色无污染的食品。进而孔赟荣建立了丝瓜水芹菜螃蟹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CN200910216853)实现二种植物:丝瓜、水芹菜,一种甲壳动物:螃蟹,农业三位一体的“立体农业”种植养殖模式与方法。上述河蟹养殖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殖局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均未真正达到农业生产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内循环,以及环境的自净功能,而且还涉及投资高,回报率低,技术难度大,管理要求高,养殖风险性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索一种新型的蔬菜田种养结合的河蟹养殖模式,利用作物生长中的空间资源和土壤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多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蔬菜作物种植与河蟹养殖共存的模式与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河蟹养殖方法,不仅解决了农田单纯种植作物收益低的问题,还能充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