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及其滚道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6679.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丽;李双珠;孙玉强;顾玉宛;游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应力 卧式 及其 滚道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槽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及其滚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工企业,槽罐是重要的设备,主要用于存放化学原料和进行化学反应罐使用,一般槽罐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机构固定在场地上,支撑机构根据槽罐的大小,一般设置2-10个支撑架,大型卧式槽罐大致为直径3米、长度40米的圆柱形,但槽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经常会发生设备事故及生产事故,使用寿命短,如发现槽罐与支撑机构的结合部出现隐裂,这种隐裂久而久之会导致破裂,最后造成化学原料的泄漏,导致事故。
在寻找槽罐问题的时候,技术员发现,可能是槽罐所用的材料不达标,化学原料对罐体的腐蚀导致隐裂,后对材料进行理化分析和力学分析,发现所用的材料符合要求。也可能是安装不当导致的问题,后对槽罐的安装进行检查,并对槽罐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后发明人对此类卧式槽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型卧式槽罐随槽罐内液/气体原料的变化,而发生热应力变化,这个热应力变化会导致槽罐的体积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导致罐体出现隐裂,直至破裂。怎么释放这种热应力,却是本领域的一大难题,有技术员想到在罐体底部安装活动支架的方式,实现释放热应力,但是大型槽罐直径3米、长40米,装满物料后,重量200吨以上,活动的方式会增加槽罐的不可控因素,极易造成更大的生产事故,而且罐体上连接有多个注液装置,注液装置大多是刚性连接在罐体上,活动的方式使得注液装置的管接头连接不可靠。在此技术背景下,活动支架的方式被放弃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卧式槽罐热应力难以释放,导致罐体隐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及其滚道的加工方法,有效的释放罐体的热应力,解决罐体隐裂问题,延长槽罐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事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至少一个活动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设置在罐体的一端,在罐体整体长度的1/10~1/3处,活动支架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至少一个滚动体、限位挡板和滚道,限位挡板固定安装在罐体底部,限位挡板上开有与滚动体配合并卡住滚动体的卡槽,每个活动支架的滚道处于一个水平面;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注液装置,注液装置上设有垂直的注液管和水平的输送管,所述的注液管的长度大于1.5米。
为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所述的活动支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活动支架与一个固定支架均匀设置在罐体底部。
活动支架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滚动体的数量为二个,滚动体为长圆柱形。
限位挡板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挡板包括左右对称并垂直设置的两块板,每块限位挡板上开设有与二个长圆柱形滚动体相配合的卡槽。
一种使上述卧式槽罐的滚道处于一个平面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备料:将原料初步加工成长方形;
②初加工:将加工成长方形的工件进一步加工至每个工件的厚度差距±2mm以内;
③精调:将初加工后的工件安装至地面,然后将工件的厚度打磨至高度差距±0.5mm以内;
④调零:以固定支架的高度为零位,将精调后的工件调整至一个平面,高度差距±0.1mm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采用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相配合的方式,解决因槽罐内化学原料在反应时发热导致罐体体积膨胀造成的罐体隐裂问题,并且解决了在罐体受热膨胀时罐体移动导致的管接头连接不可靠问题。
本发明的使卧式槽罐的滚道处于一个平面的加工方法能确保槽罐处于水平状态,减少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消除热应力的卧式槽罐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固定支架,3.活动支架,31.滚动体,32.限位挡板,33.滚道,34.卡槽,4.注液装置,41.注液管,42.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