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酯交换法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固体碱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86284.0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2962044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王军威;亢茂青;刘振民;殷宁;李其峰;王心葵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J23/04 分类号: B01J23/04;B01J23/10;C07C69/96;C07C68/06
代理公司: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刘宝贤
地址: 030001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交换 合成 碳酸 甘油酯 固体 催化剂 制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甘油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柴油的发展,甘油过剩局面越来越严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甘油下游产品中,碳酸甘油酯(GC)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GC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羰基和碳酸酯基团,可用于化妆品润湿剂、药物溶剂、聚酯或聚氨酯等,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甘油衍生物【刘学民,褚昭宁,刘志伟,化工进展,2009, 28(8):1445- 1448】。

有多条路线可以从甘油出发制备GC,如光气法、尿素甘油解法、CO2法、CO氧化羰化法、酯交换法等【沈春健,柏子龙,化工进展, 2008, 27(增刊): 175-179】,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以碳酸有机酯和甘油通过酯交换法合成GC备受关注。从2004年以来,该合成路线的研究报道逐年递增,2009年亨斯曼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甘油和碳酸乙烯酯的酯交换方法。通过甘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制备GC,产物GC更易分离纯化。研究者围绕高活性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工艺的优化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尤其是易于分离的多相催化剂。US 7790908报道了一种将LiOH/CaO催化剂,在甘油和DMC反应合成GC时,收率达到95%以上。Ochoa-Gomez等【J R Ochoa-Gomez, O Gomez-Jimenez-Aberasturi, B Maestro-Madurga et al, Applied Catalysis A, 2009, 366:315-324】考察了酸性和碱性催化剂上甘油和DMC的反应,发现NaOH、K2CO3、CaO等碱性催化剂比酸性催化剂更能促进GC的生成。但水分和CO2的存在,会使CaO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逐渐转变为Ca(OH)2和CaCO3而失去活性【M Kouzu, T Kasuno, M Tajika et al, Appl Catal A: 2009, 344:357-365】。到Alvarez等发现具有水滑石结构的Mg-Al氧化物催化剂能够促进甘油和碳酸二乙酯反应生成GC,但反应中催化剂脱水导致透镁铝石活性相被破坏而失活【M G Alvarez, A M Segarra, S Contreras et 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161:340-345】。白荣献等制备了一种氟化钾/金属氧化物/羟基磷灰石催化剂,其活性接近均相催化剂,反应后经清洗、焙烧后可以重新使用,但羟基磷灰石需要在高温焙烧才能得到,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白荣献,李光兴,王庶,梅付名,一种用于合成甘油碳酸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CN 201010182214.7】。

从相关研究报道来看,具有较强碱性的催化剂显然更能够促进反应进行,但目前仅局限在少数几类固体碱催化剂上,更多固体碱催化剂在GC合成中的催化效能尚有待发掘。所公开的催化剂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均相催化剂K2CO3、KOH等难以分离,废液污染环境,而多相催化剂的失活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它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备、产物与催化剂分离简单,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碳酸甘油酯产率高,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催化剂是将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盐类的水溶液浸渍到金属氧化物载体上,再经过干燥、焙烧,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与载体牢固结合在一起,制成负载型多相催化剂,用于甘油与碳酸二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甘油酯。

本发明催化剂是具有R2O/MexOy分子组成的负载型固体催化剂。

其中:R为碱金属元素,MexOy为金属氧化物载体,O为氧元素,x、y为金属氧化物载体分子中金属与氧原子的个数。

如上所述的催化剂中碱金属氧化物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0.1-15 wt %,优选为0.5-15wt%,更优选为1-10wt%。

如上所述的金属氧化物载体是氧化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镁、氧化铁、镁铝水滑石或两种以上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催化剂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