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杀菌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86247.X | 申请日: | 2012-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妍 |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 地址: | 26467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杀菌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杀菌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室内空气杀菌净化装置,属于净化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热灭菌法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相对于化学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是普通家庭最常使用的灭菌方法,但现有的杀菌装置大都需要动力风机,而且能耗较高,还需要经常更换一些功能元件,从而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多孔陶瓷由于其丰富的内表面积以及极强的吸附性、耐腐蚀性、环境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干热灭菌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杀菌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不需动力风机、也不需任何消耗单元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空气杀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顶部设有电源开关4,外壳1内部设有通过陶瓷管托架5支撑的陶瓷管2,陶瓷管2与控制电路3连接,陶瓷管托架5上还设置有散热板6;
所述外壳1为起支撑及隔热作用的塑料外壳,内有放置蜂窝陶瓷管2和控制电路3的中空腔体,由上盖11、下盖12、侧板13、侧条14组成,其中下盖、上盖和侧板均开设有通气孔,以使空气能够从装置内通过,保持空气的流通;上盖11处设置电源开关4,用以控制电源的切断和连接;
所述陶瓷管2为由均匀分布的六边形柱形孔组成的圆形蜂窝状结构。
本发明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杀菌率高,绝大部分的病毒、细菌、霉菌等微生物通过高温被杀灭;安全性好,该产品不采用任何的化学杀菌剂,不产生任何形式的二次污染,对比消毒水和其它杀菌手段更适合普通家庭使用;运行成本低,本产品无任何损耗单元和元件,能耗低,无任何需要定期更换的功能单元;采用温差动力运行,无动力风机,无任何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杀菌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陶瓷管,3、控制电路,4、电源开关,5、陶瓷管托架,6、散热板, 11、上盖, 12、下盖, 13、侧板, 14、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参考图1-2,包括塑料外壳1,塑料外壳1上设有电源开关4,塑料外壳1内部设有通过陶瓷管托架5支撑的陶瓷管2,陶瓷管2与控制电路3连接,陶瓷管托架5上还设置有散热板6,陶瓷管2为由均匀分布的六边形柱形孔组成的圆形蜂窝状结构。
本实施例将具有高效杀灭细菌能力的陶瓷加工成六边形蜂窝陶瓷管,利用电加热将其内部产生不等温温度场。含有各种细菌的室内空气在温差动力下,空气自净化机底部进入含有不等温温度场蜂窝陶瓷。99%以上的气载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缓慢通过含有不等温温度场的毫米级蜂窝毛细管束集时被灭杀。净化后的空气从含有不等温温度场的毫米级蜂窝毛细管束集体的上部经冷确后回到室内。
塑料外壳1有中空部分,中空部分放置蜂窝陶瓷管2和控制电路3,塑料外壳1主要功能为结构支撑和隔热,由上盖11、下盖12、侧板13、侧条14组成,其中下盖、上盖和侧板具有通气孔,以使空气能够从装置内通过,保持空气的流通;上盖11处设置电源开关4,用以控制电源的切断和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采用的是热对流原理,空气以温差为动力产生流动,即空气自净化机底部进入,通过蜂窝陶瓷管高温杀菌,然后通过上盖的通气孔重新回到环境中,因此不需要动力风机,从而实现了无噪音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妍,未经王永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排气防滴空输液器
- 下一篇:基于CAN总线反馈显示的无线遥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