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6016.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圣彬;高鹏;赵吉志;贾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高温 环境 压力 测试 验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高温环境下压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际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数据中心已经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运行效率和成本效益,而更高的运行温度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高环境温度数据中心,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适应高温度环境下运行的服务器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服务器适应高温环境运行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压力测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35℃以上高温环境下服务器系统压力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在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其具体的测试过程为:
1)将服务器系统置于高温环境下;
2)对服务器系统进行特定系统压力测试,并进行功耗检测;
3)对步骤2)中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其检测过程和测试结果作为高温服务器检验标准。
所述高温环境是指人为设定、稳定的、35度以上环境温度。
所述高温环境是指40℃或45℃的环境温度。
所述系统压力测试是指针对服务器系统的CPU、内存、硬盘进行单独的加压测试,其加压测试软件采用业界权威机构提供的特定测试软件,可以提供获得业界承认的测试报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出的测试报告可以做高温服务器的一个测试检验标准,通过该测试方法可以证明该服务器可以在35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行,其功耗测试结果可以用于数据中心的整体TCO评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可以确定该服务器运行在35度以上高温环境中同时测试服务器内部温度、功耗、性能数据,其测试结果可以有效的证明该服务器通过压力、性能测试,以便于为服务器是否适应高温环境提供关键数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测试流程图。
附图2为SA5212H2平台系统配置图。
附图3为35℃测试项目温度结果。
附图4为40℃测试项目温度结果。
附图5为45℃测试项目温度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作以下详细说明。
针对未来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服务器,现提供一种服务器高温环境压力测试验证方法,其具体的测试过程为:
1)将服务器系统置于高温环境下;
2)对服务器系统进行特定系统压力测试,并进行功耗检测;
3)对步骤2)中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其检测过程和测试结果作为高温服务器检验标准。
所述高温环境是指人为设定、稳定的、35度以上环境温度。
所述系统压力测试是指针对服务器系统的CPU、内存、硬盘进行单独的加压测试。
如附图1所示,设定服务器在环境温度35、40、45摄氏度下进行高温测试。
其具体测试步骤为:
1、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后,在服务器内部粘贴温度测试点。
该服务器平台采用下述SA5212H2平台,如附图2所示。
2、设定服务器环境温度35、40、45℃。
3、选择制定测试软件PTU,Prime95,Linpack以及IOmeter,设置软件测试参数,分别对CPU、内存和硬盘等关键部件进行满负荷测试。
4、在此压力下进行长时间的测试,并记录相应功耗。
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A、35度高温下运行PTU加压软件、iometer 加压软件测试,如附图3所示。
B、40度高温下运行PTU加压软件、iometer 加压软件测试,如附图4所示。
C、45度高温下运行PTU加压软件、iometer 加压软件测试,如附图5所示。
通过在35度、40度、45度环温下,该SA5212h2高温服务器通过压力软件测试,服务器系统各个主要关键部件,如CPU、内存、PCH、硬盘等都满足INTEL的散热规范。
最终得出该服务器可以应用在35度至45度下的高温环境中的结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 下一篇:自动涂覆生产线的自动升降装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