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磨及其砂面自清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601.5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长顺 |
主分类号: | B24B53/10 | 分类号: | B2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及其 清洁 机构 | ||
发明类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机构,是用以打磨作业的磨削及砂面自清洁机构,尤其是具流体喷洗除尘装置的打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环形带式打磨机构或打磨机头,在清理砂带等磨削材料表面上的等粉尘时,往往会用毛刷等类似物刷除、或用类似橡皮擦的聚合物粘取砂面附尘,以达到清洁目的。然而,因砂面是磨削材料,毛刷等与砂面接触时损耗很快,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打磨机构,是打磨机构和砂面自清洁机构的组合机构。打磨机构主要采用悬挑方式驱动砂带或魔头作业,自清洁机构同时清理砂面,除掉附尘,提高磨削功效。自清洁机构采用流体冲击、振动弹抖、刷除等形式实施清理作业,同时,还能收集作业面(指被打磨面)上打磨掉的粉尘,输送至后台清理设备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本机构可作为设备的磨削机构,也可单独形成打磨机的机头。本机构或机头(以下统均简称机头)作业,砂带及辅材消耗少,节约环保。
本流体冲击式打磨机构(图1),是打磨机器的磨削作业的部件,还需配以吸尘设备和高压气源等其他的功能组件后,方能组成完整功能的打磨机器。
吸尘设备(如吸尘器)、高压气源(高压气泵)等属本打磨机头外联的后台设备,各自独立且技术成熟,不属本方案的技术范围,不予赘述。
虽然气体和液体同属流体,但在液态环境使用本机头作业时,则需使用液态的高压射流清洗砂面,相应的吸尘设备则需替换为液体抽吸设备;动力源等机构也需相应的替换成适宜液态介质环境的产品,或以轴式传动的形式传导动力至各运动部件。
本技术的自清洁机构,主要是在固定位置上发射流体清洁砂面,使沾附物受冲击而脱落。故所述磨削材料表面,需是在磨削作业后能自行运转到本方案所述的流体发射位置的砂面,即能使冲洗装置接近磨削材料表面才适用。因常见的回转面和环形循环带面等均能反复接近冲洗装置,故选以砂带为磨削材料的打磨机头为例,阐释本方案的凸出技术特征。同时,因空气是最常见和普及的流体,故选作本方案所述的流体。
机头
本机头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砂带轴支撑和张紧砂环形带形成磨削面(简称工作面),用平衡架(或称控制架)引导可实现平面打磨或弧形面打磨两种功能。即用平面控制架引导机头,可实现平面打磨;用弧面控制架引导机头,可实现弧面作业。在不使用控制架时,因两砂带轴之间形成的砂面可横向变形,可用作不规则凸出弧面上作业的工作面;包裹砂带轴区域的砂带面,可作为外凸的圆形工作面,对凹陷的弧面实施磨削作业。
打磨机头主要由机架、动力(电机或动力输入机构)及传输设备(传动齿轮、轮轴、或传动皮带)、砂带系统(砂带轴、砂带筒、拖带、砂带)、砂带松紧调节装置(定向滑块、悬臂轴、双沿定位套筒)、集尘构造(集尘罩、吸尘管)、振动设备(轴式振动装置或专业机械振动)、毛刷(固定毛刷、旋转毛刷)、平衡架(旋转平衡架、固定轴、平衡架调节装置)、流体喷射清洗装置(气冲装置、缓冲气囊、连接口)等组成。
机头架是安装动力、砂带系统、集尘构造、振动体、毛刷的总承载体,动力设备为砂带、气冲击旋转装置、振动体和旋转毛刷提供运转动力:砂带系统对作业面实施磨削作业,振动设备、气冲击装置、毛刷分别对粘附在砂带上的粉尘实施清除,集尘构造用以聚拢和定向排出打磨作业产生的粉尘;平衡架用以控制砂带对作业面的磨削深度。
气冲装置:
气冲装置是向砂面喷射气流(若采用液体喷洗,则是液流)的装置,是设在贴近砂面位置设置高压气管,由管内向砂面喷射高压气。
气冲装置分为直流喷洗式和脉冲喷洗式装置两种。主要由悬臂筒、喷嘴等构成;悬臂筒设于机头架上的集尘罩内,一端悬挑出机架与砂带对应,另一端安装在机头架上;高压气源由机架(本例为单悬臂式机头)一端接入,经转换传递等过程后导入悬臂筒,最后由其上的喷嘴喷出。
直流式喷洗
直流喷洗是气冲装置的一种构造形式。是靠近磨削面(简称砂面)处设置喷洗悬臂筒,并在其上设正对砂面的冲击孔或冲击口,再在冲击孔上设喷嘴,然后由喷嘴向砂面喷射高压气(图2.1、图2.2、图3.1、图3.2),形成连续冲击砂面的风柱或风板,清除附尘。
脉冲式喷洗
脉冲式喷洗是在直流式喷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旋转构造,形成脉冲气流喷洗砂面。即在悬臂筒外另设一与之套接的冲击管,形成相对旋转的两个套筒;再在两筒上分别对应设置喷气孔,并设其中一筒(简称旋转筒)相对另一套筒(简称固定筒)转动(图4.1、图4.2、图 5.1、图5.2)。两套筒沿轴向分别在相对应的设置气孔(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长顺,未经孙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膨化涨发猪蹄筋生产方法
- 下一篇:颗粒增强激光熔覆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