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428.9 | 申请日: | 201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邓键;吴辉;钟小兵;龙波;郑昌盛;陈代中;汤磊;张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5/163 | 分类号: | G02B15/163;G02B1/00;G02B3/0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光路 红外 波段 共焦面 变焦 光学系统 | ||
1. 一种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包括:从物面到焦面依次设置在同一光路上,放置于系统前部固定不动的物镜组(6)和中继镜组(3)、移动的变倍镜组(5)和补偿镜组(4),其特征在于,在远离焦面的物镜组(6)与中继镜组(3)之间设有沿光轴前后移动的两个移动组,其中位于物镜组(6)与补偿镜组(4)之间的变倍镜组(5),在光轴上前后移动改变光学系统的焦距,另一由二片分离透镜结构组成的补偿镜组(4)根据变倍镜组(5)的位置变化,在光轴上前后移动补偿变倍镜组(5)在变倍过程中产生的像差;位于一次像面(8)后的三分离透镜结构的中继镜组(3)用像差互补的方式消除前面光学镜组产生的残余像差,并将一次像面(8)再次成像在焦面(1)上,完成中长红外双波段共光路共焦面二次成像,同时通过位于探测器冷光阑处的孔径光阑(2)将所成像限制在物镜组(6)附近,控制全系统的通光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物面的物镜组(6)为四片分离式透镜,由溴化铊KRS5材料的正透镜(601)、硫化锌ZnS材料的负透镜(602)、硫系玻璃AMTIR1材料的正透镜(603)和锗Germanium材料的负透镜(604)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变倍镜组(5)是溴化铊KRS5材料的负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补偿镜组(4)为二片分离结构透镜,总光焦度为正,由硫化锌ZnS材料的负透镜(401)和硫系玻璃AMTIR1材料的正透镜(402)组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组(6)透镜材料组合由以下透镜材料组合代替:靠近物面的物镜组(6)正透镜(601)的溴化铊KRS5材料为硫系玻璃IRB61材料代替,硫系玻璃AMTIR1材料的正透镜(603)为硫系玻璃GASIR1材料代替,形成由硫系玻璃IRB61材料的正透镜(601)、硫化锌ZnS材料的负透镜(602)、硫系玻璃GASIR1材料的正透镜(603)和锗Germanium材料的负透镜(604)配对组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倍镜组(5)采用溴化铊KRS5材料的负透镜变倍镜组(5),可由硫系玻璃IRB61材料代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偿镜组(4)中采用硫系玻璃AMTIR1材料的正透镜(402)可由硫系玻璃GASIR1材料的正透镜代替,形成由硫化锌ZnS材料的负透镜(401)和硫系玻璃GASIR1材料的正透镜(402)配对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镜组(3)为三分离透镜结构,由锗Germanium材料的负透镜(301)、硫化锌ZnS材料的负透镜(302)和硒化锌ZnSe材料的正透镜(303)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4)采用硫系玻璃AMTIR1材料或硫系玻璃GASIR1材料的正透镜(402)朝向物面方的面采用非球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共焦面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组镜(3)的第一片透镜锗Germanium负透镜(301)朝向物面方的面采用非球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4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