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254.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容泰;房帝贤;洪正泽;文东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产生 装置 | ||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6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9882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产生装置(一种利用电磁力的产生原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的部件)被安装在蜂窝电话等中,以用于无声地通知用户接收来电。
此外,随着诸如蜂窝电话等的电子装置的市场快速扩张,对多功能的电子装置的需求在增长。由于对用于电子装置的小型高质量部件的需求随着电子装置的市场扩张而增加,所以对具有能够显著地提高质量同时改善现有产品的缺点的新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的产品研发的需求已在增加。
近年来,随着具有大LCD屏幕的蜂窝电话日益增加地投放到市场上,由于触摸屏类型的使用,已经采用了用于在触摸时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
首先,在触摸屏类型的电子装置中使用的振动产生装置被频繁地使用,而不仅是在用户接收电话时提供振动,因此,振动产生装置需要具有长寿命。其次,振动产生装置需要具有满足用户触摸触摸屏的速度的快速响应速度。
诸如使用触摸屏的蜂窝电话的电子装置已经使用线性振动器来满足对长寿命和快速响应的需求。
线性振动器不利用电动机的旋转来产生振动,而是通过电磁力振动,所述电磁力的共振频率由安装在振子中的弹性构件和连接到该弹性构件以产生振动的重量体确定。
随着电子装置的尺寸减小,线性振动器需要小型化。然而,由于线性振动器应当包括必要的部件,所以在线性振动器的小型化方面会受到限制。因此,线性振动器需要具有能够使部件的排布关系效率高的新颖结构。
此外,线性振动器具有优异的振动响应,但需要在振动因素消失时立即停止振动。然而,现有的线性振动器在停止性能方面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通过有效地改进线性振动器中的部件的排布而具有减小的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当振动因素消失时能够立刻停止其振动的线性振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内部空间;轴,沿轴向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框架,包括轴安装于其中的轴孔;支承构件,安装在框架上,以在支承构件与轴接触的状态下振动;振动部分,安装在框架的外表面上并包括磁场产生部分;弹性构件,沿着轴向安装在振动部分的两端上或者支承构件的两端上;线圈,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并通过与磁场产生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使振动部分振动。
线圈可沿轴向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上部或下部中。
线圈可在轴向上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轭。
线圈可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上,以被设置在内部空间中。
线圈可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轴向上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设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轭。
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沿着轴向相邻地设置,轭可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
支承构件可设置在框架的两端上。
支承构件可被设置为使得支承构件的外表面接触框架的内周表面且支承构件的内周表面接触轴。
振动部分可包括重量体。
框架可在框架与轴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下振动。
磁场产生部分可包括磁体。
磁体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设置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内部空间;轴,沿轴向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框架,包括轴孔,轴被安装到轴孔内;支承构件,安装在框架上,以在支承构件与轴接触的状态下振动;振动部分,安装在框架的外表面上并包括沿轴向安装在其两端上的弹性构件以及磁场产生部分;线圈,安装在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与磁场产生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使振动部分振动;振动停止单元,帮助振动部分在切断施加给线圈的电流时停止振动。
振动停止单元可被安装在线圈的至少一端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其它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局部切除的分解透视图;
图3至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