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液体的装置及方法、转移液体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83873.3 | 申请日: | 201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晖;姚力军;相原俊夫;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4;F17C13/02;F17C13/00;F17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 地址: | 31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液体 装置 方法 转移 | ||
1.一种存储液体的装置,所述液体具有腐蚀性且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罐体、输料管和输气管;
所述输料管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罐体外,在所述进料口和罐体之间的输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输料管的导通、关闭;
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罐体外,在所述进气口和罐体之间的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的导通、关闭;
所述出料口到所述罐体底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出气口到所述罐体底部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四氯化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压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和输气管的材料包括不锈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还用于控制所述输料管中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二阀门还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中保护气体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球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罐体底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罐体顶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具有开口的本体以及密封所述开口的盖部;
所述输料管的出料口和所述输气管的出气口均通过所述盖部插入所述罐体内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结构、在所述外层结构以内设置的内层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结构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内层结构的材料包括纯钼或纯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中的成分包括水蒸气。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11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装置存储液体的方法,所述液体具有腐蚀性且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过所述输料管向所述罐体内输入保护气体,以排空罐体内的空气,所述保护气体为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惰性气体;在排空所述罐体内的空气后,通过所述输料管向所述罐体内输入液体;当所述罐体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后,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压表;
在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后,还包括:再打开所述第二阀门,继续向所述罐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压表的读数监测所述罐体内的压强;
当监测到所述罐体内的压强达到微正压状态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
15..一种转移液体的装置,所述液体具有腐蚀性且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装置、反应器和连接所述存储装置与所述反应器的管路;
所述管路首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管路末端与所述反应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首端与所述进料口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管路末端与所述反应器为可拆卸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在靠近管路首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管路在靠近管路末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在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保护气输入管,所述第一保护气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管路的导通、关闭,所述第五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气输入管的导通、关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保护气输入管的保护气输入口与所述第五阀门之间的第一保护气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8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便签纸的笔
- 下一篇:太阳能微波加热波导输油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