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2872.7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张兴义;陈强;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21/02 | 分类号: | A01M2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北方 草原 颖果 针刺 危害 家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针茅植物为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天然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它有抗旱、耐寒、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返青早等特点,加之其分布广、数量大,长期以来一直为北方草原马、牛和羊等家畜喜食的优等饲草。然而,成熟的针茅颖果有针状并具螺旋式的刺针,经常扎伤绵羊皮肤、口腔、粘膜和蹄叉。不仅导致皮张出现洞眼、降低毛皮质量,甚至引起家畜发病死亡。当前解决针茅颖果危害的主要方法有羊穿衣法、大型牲畜趟落法、生物防治法、轮流刈割和翻耕等。
羊穿衣可有效阻止针茅颖果针刺直接进入羊毛内部,但衣服保护面有限,不仅易受其他家畜刮擦而掉落、受损,而且天热时穿衣易伤羊毛,滋养寄生虫等问题。在针茅颖果成熟后先先让马、牛等大牲畜踩踏和扰动针茅植株,促使颖果脱落,之后再进行放牧利用。虽然大型家畜对颖果针刺危害有一定作用,但大牲畜很难均匀踩踏,除非等牧草场被牛、马等充分采食利用后,大多数颖果才能彻底脱落。但由于不同家畜之间采食习性和食物组成有较大差异,一旦牧草被马、牛等利用后,可供羊取食牧草数量大大减少。此外,并非所有牧户饲养大型牲畜,因此,该方法在应用实践中也受很大局限。在针茅颖果尚未形成前,将其刈割,所获青干草可作为冬春季牧草匮乏时补充饲料。然而刈割需投入大量劳力,势必增加牧民经济投入,在广袤的草地生产实践中很难获得牧民的认可和接纳。在以针茅和羊草为优势种湿润草原地带,采取浅翻耕来减少针茅群落数量、增加羊草和其他牧草所占比重,进而将针茅颖果针刺危害降到最小。可是该方法对改良利用湿润带退化针茅草原有一定适用性,但在干旱、半干旱西北针茅草原很难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针茅草原颖果针刺导致羊皮皮张出现洞眼、毛皮质量降低,甚至引起家畜发病死亡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择规格为宽1.8m、长6m的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作为粘连、分离和抖落颖果及针刺的原材料;
二、将若干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短边通过尼龙绳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网状物,即粘针刺丝网;
三、将连接好的粘针刺丝网长边两端角扣环,分别用尼龙绳扎紧,并各留出1.5~2m拖动绳;
四、将拖动绳分别固定在牵引动力源上,粘针刺丝网在牵引动力源的牵引下,沿小于30度仰角横扫过整个针茅植株,使颖果及针刺从母株脱落,即完成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
本发明在北方草原针茅群落结实后期,利用外力拖动针刺丝网,沿着针茅植被依次行进,在其过程中,通过粘丝网的粘连和扰动,使针茅颖果及针刺从母体分离、脱落,失去依附,最终散落到地表,从而解决针茅颖果针刺危害羊皮皮张及其家畜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应多种立地条件、效果显著,治理过草场羊毛附着颖果针刺数目比没有处理草场减少85%以上,同时治理草原羊皮扎眼数也比对照未处理草场皮毛扎眼数减少92%。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中粘针刺丝网的部分示意图;其中1为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短边;2为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短边上的扣环;3为拖动绳;4为尼龙绳;5为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的长边。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择规格为宽1.8m、长6m的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作为粘连、分离和抖落颖果及针刺的原材料;
二、将若干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短边通过尼龙绳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网状物,即粘针刺丝网;
三、将连接好的粘针刺丝网长边两端角扣环,分别用尼龙绳扎紧,并各留出1.5~2m拖动绳;
四、将拖动绳分别固定在牵引动力源上,粘针刺丝网在牵引动力源的牵引下,沿小于30度仰角横扫整个针茅植株,使颖果及针刺从母株脱落,即完成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在北方草原针茅群落结实后期,利用外力拖动针刺丝网,沿着针茅植被依次行进,在其过程中,通过粘丝网的粘连和扰动,使针茅颖果从母体分离、脱落,失去依附,最终散落到地表,从而解决针茅颖果针刺危害羊毛及其健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应多种立地条件、效果显著,治理过草场羊毛附着颖果针刺数目比没有处理草场减少85%以上,同时治理草原羊皮扎眼数也比对照未处理草场皮毛扎眼数减少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捞渣机刮板
- 下一篇:多功能冰箱LED灯组的散热结构